今年情人节,昆明国际
花卉拍卖交易中心(以下简称昆拍)的交易情况出现了历史性突破,鲜花交易总量达583万支,交易总额达610万元,参与交易的买花商达235人,供货商达742人。
昆拍健康成长原因何在?昆拍中心交易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张力说:与创新密不可分。我们一直在产品质量控制、服务体系建设及品牌战略建设等方面不断探索新路子,不断创新。
一直以来,云南的鲜花主要依托传统“对手交易”方式走向全国。投资近亿元建立的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于2002年底正式开拍。当时,昆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种植者不愿意把花拿来交易,拍卖商为组织货源而发愁,购花者对拍卖市场制定的鲜花等级标准和品牌不感兴趣,他们只关心鲜花价格。
在这种情况下,昆拍交易中心本着“为供购双方服务、为市场服务”的精神开始走上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首先,建立严格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以昆拍交易中心的主打品种月季为例,在月季标准体系中,仅质量分级标准就修改了6次。考虑到云南花卉产业的实际状况,没有完全照搬国际上通用的等级标准,而是对等级标准做了大胆的调整,降低了供货商进入拍市的门槛。在月季分级中,除了A、B、C、D4个级别外,又增加了E级和X级2个级别,大大增加了占生产主导地位的农户进入拍卖市场的可能。与此同时,又把A级花的标准制定与国际市场标准接轨,这样,整个标准体系不但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同时也兼顾到了出口市场。
如何建立合理、规范的市场竞争秩序,充分发挥拍卖市场的调控功能,昆拍再次创新。他们率先在国内制定并成功实施了月季拍卖底价制度,即进入拍市的鲜花,如果拍卖价低于底价,则对这些产品实施销毁,这样一来,不但大大提高了种植者的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还有效地杜绝了劣质花进入市场的问题,而且昆拍还借助“品牌战略”的实施与荷兰保康可利鲜公司合作,成功地把鲜花预处理纳入了质量控制体系之中,使得进入拍卖市场的鲜花内在质量得到提高,赢得了购买商和终端消费者的好评。
作为中介服务机构,如何在服务上创新一直是昆拍追求的目标。考虑到云南的花农种植分散、规模小、产品从产地到批发地的物流成本高的实际,昆拍向花卉主产地推出了鲜花短途运输服务,每支月季的运输成本由原来平均0.4元降低近一半。同时还为花农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们不需为把鲜花运到斗南交易而熬夜和操心,可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生产上。
按照国际惯例,供货商的货款结算周期一般在7天,最长的达10天。昆拍则根据供货商的意愿,把原定3天一个结算周期改为交易后的第二天就结算划款,此项调整赢得了供货商的高度信赖。
围绕市场机制的创新,昆拍为种植者提供了一个打造品牌的平台,花卉拍卖制度的建立,为花农走向大联合、企业走向集团化提供了可能。目前,一大批各种形式的花农联合体和以“公司+品牌+农户”模式组织起来的联合体成为拍卖市场供货的主力军。据昆拍的最新统计,在其1600多个供货商中,已有100多个各种形式的联合体成为了固定供货商。
众所周知,由于多种原因,花卉企业向银行贷款非常困难。为此,昆拍再次创新,他们与银行、花卉企业三方合作,由昆拍出面为一些信誉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做担保,由银行为这些企业放贷,企业则把其产品全部交由拍卖市场拍卖,并在每次交易额中按比例由昆拍扣留偿还银行的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