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在芍药的主产地山东菏泽,地里已是花团锦簇、满目绚烂。这令人陶醉的景色若只能在花田里欣赏就太让人遗憾了。俗话说,“莫让芍药空落花”。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菏泽花农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进行芍药切花的试验性生产。事隔20余年,今天芍药切花产业化道路到底走得怎样了呢?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菏泽牡丹协会秘书长,现任北京世纪牡丹园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的赵孝庆。
问题诸多但前景看好目前市场上能达到芍药切花标准的产品几乎为零,很多芍药种植户不了解切花生产,产品的花型和长度都不符合要求。赵孝庆形象地称之为“只把掐花作切花”。同时,市场也缺乏正确的引导和规范化管理,导致很多劣质产品或根本不适宜做切花的产品(如药用芍药“白芍根”)充斥,恶性压低价格,扰乱市场秩序。以北京市场为例,芍药切花的批发价最便宜的时候只卖到两毛钱一支。如此低的价格,让许多生产名贵品种的花农望而却步,情愿花烂在地里也不愿上市。即便如此,买这些所谓芍药切花的人还是大有人在。“仅北京莱太
花卉市场每周销售量就达5000扎,市场需求量还是很大的。”赵孝庆介绍说。
芍药花形独特,鲜艳奔放,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它的独特魅力不仅受到中国老百姓的青睐,在国外也有很大市场。美国、法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都是芍药切花的消费大国。据了解,法国芍药切花的交易量每周5000扎左右,澳大利亚每天消费量达2000支。此外,芍药切花在海外市场的需求量和价格都比较稳定,价格一般保持在每支0.3欧元左右。赵孝庆说:“只要质量能达标,并且达到一定的数量,芍药切花出口就没有问题。”
说到生产芍药切花的利润回报时,赵孝庆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株芍药的3年生苗能卖10元至15元。而搞切花,每年能切8支花左右,以每支5毛钱计算,3年共计12元。也就是说3年内这两种生产方式盈利差不多。但供切花用芍药每株能切8至10年,并且随着年数的增长,出花量会增加。而卖种苗则是一次性买卖。因此,搞切花比卖种苗要合算得多。”
品种有待丰富据了解,我国现有芍药品种400多个,适宜切花的品种还不到10%,鲜切花市场一直没有得到深度开发。芍药生产还是以种苗销售为主导,育种也未能有效地考虑到鲜切花方面的要求。现在已选育出的切花品种有白色的‘杨妃出浴’、粉色的‘桃花飞雪’、粉蓝色的‘晴雯’、红色的‘红茶花’、紫色的‘多叶紫’、黑紫色的‘珠光紫’、黄色的‘
黄金轮’、复色的‘春晓’等近40种。总体来说,符合芍药切花标准的品种要具备以下特性:花枝粗壮挺直,长度要达标;花蕾发育正常,分泌物少,不绽口;花形端庄;花色纯正;丰花性强,侧蕾少;耐修剪、耐贮存、耐水养、抗病虫害能力强。
生产观念要调整芍药在中国的分布广,自然花期长。4月10日开始在四川成都、安徽亳州开放;4月底、5月初在山东菏泽、河南洛阳开放;5月上旬至中旬在北京开放,前前后后近两个月。尽管资源如此丰富,但芍药切花却一直发展不起来,原因到底何在?
赵孝庆认为:“最根本的问题在于芍药切花并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来发展。人们的观念还停留在传统思维上,多年来总是把芍药切花作为芍药种苗、药用芍药生产的副产品。因此在品种选育、生产模式、经营管理上都做不到规范化、市场化。比如目前我们公司芍药经营方式还是切花和种苗结合。一旦秋季卖苗的订单增多,春季切花的上市量就会相应减少。我们正逐步摆脱以种苗为主的格局,将重心投入到切花上来。”
“另一方面在于切花生产初期投入较大。购买种苗、建造冷库、运输和保存过程中的保鲜等都要有所投入。花农在未掌握技术的情况下不敢冒这个风险。要发展芍药切花,尤其需要政府和龙头企业的扶持和带动。”
为上市和出口做准备为了避开芍药自然花期的价格大战,用冷库保存芍药切花,延长上市期是一个好方法。北京世纪牡丹园从2003年底开始与北京林业大学的成仿云教授合作,进行芍药切花干贮试验。2004年,试验4000支,保鲜期1个月,合格率达到60%;2005年,试验6000支,保鲜期2个月,合格率达80%;今年试验6000支,目标是在合格率不变的情况下保鲜期达到3个月。该公司今年已有200多个品种、共15万支切花入库保鲜。据估计,这批芍药切花的价格将比自然花期的提高30%以上。
赵孝庆告诉记者:“现在公司正在和英国经销商洽谈芍药切花出口事宜,今年有可能一次性出口15万支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