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环境问题具有广泛性和多元性的特点。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曾提出,水土流失是中国最大的环境问题。在水利现代化过程中,植物护坡与硬质护坡有机结合的水土保持工程模式,必然成为现代水土保持工程发展的主流模式,达到水土保持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水土保持植物防护工程以树木和草坪为主,体现生态学的发展观念,在植物防护绿化规划中,对苗木选择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适地适树的基本原则:植物选择要充分考虑工程所在地的气象、土壤等条件,由于河坎堆积土多是深层的沙质土,物理性能差,地力瘠薄,碱性重。因此,要选用生长要求低,耐贫瘠、耐水湿,抗盐碱的树种,杜鹃、红花木等喜酸的植物忌用。
二、乡土树种优先的原则:所谓的乡土树种,是指长期生长在当地,对当地的气候、土壤等特性较为适应的树种。由于乡土树种悠久的生长历史,当地群众的生产、管理水平也相对较高,生产苗木容易,苗木来源丰富,成本较低,利用后还可以形成地方特色。
三、统筹兼顾的经济原则:水土保持工程,主要体现其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但也不能完全放弃经济效益。在水土保持工程规划中,要合理、适当地兼顾工程的直接经济收入。在树种的选用上,利用一些产花、产果、产材的树种,既能达到水保的目的,又能给当地带来经济收入。
根据生长情况和应用实践,比较适应水土保持植物防护工程的树种主要有:侧柏、无患子、悬铃木、垂柳、木槿、紫薇、银杏、白蜡、柳树、国槐、紫穗槐、泡桐、意杨、苦楝、刚竹、构骨、女贞、红叶李、合欢、香椿等;花灌木类有:丰花月季、花菖蒲、水生鸢尾、萱草、美人蕉、剑兰、金叶女贞、红叶小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