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恩大学植物园始建于1818年,占地6.5公顷,整个植物园由植物分类区、生物区、地理植物区、教育区和众多的树木园组成。旧时皇宫作为整个植物园的背景,雄伟壮丽。8000种不同的植物在各个园区中茁壮生长,文化与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
波恩大学植物园的首任园长恩斯贝克于1818年就开始把花园改造成一座科研植物园。他大量引种了当时很新奇的热带植物,如紫蓝大岩桐等,而今它们已为人们所熟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在此工作,使波恩大学植物园逐渐发展成为德国最著名的植物园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植物园变成一片废墟。重建工作于1979至1985年展开,同时还修建了一座占地2500平方米的温室。
植物分类园位于植物园的中心,其巴罗克式风格为植物园增添了浪漫的色彩。漫步在植物园的分类区,1200多个有亲缘关系但仍在不断进化的物种按科属排列有序,配置得当,让人们在浏览观赏中获得植物进化的知识。
植物园的温室大部分对游人开放,包括棕榈室、蕨类室、红树室、莲温室、仙人掌植物室……许多奇花异卉让人们饱览植物世界的精彩与神奇。当人们站在速生的巨竹前,测量标杆上令人难以置信的日长数十厘米的读数;来自苏门答腊的巨魔芋,从一个块茎长成有手臂粗,还具绿色花纹的茎,最终开出一朵4米高像王冠一样的花,其高大的艳丽的花朵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人,散发的怪味却又令人作呕;叶仙人掌属的植物绚丽的花朵常常博得声声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