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造型,是植物栽培技术和园林艺术的巧妙结合,也是利用植物进行造园的一种独特手法。小至低矮的草本植物大至数米高的大树,都可以用来造型,观赏价值很高。人们称它们为“无笔的画”、“无言的诗”,是“绿色的植物雕塑”。优美的园林植物造型给人们提供了文明、健康、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使人的身心在紧张的工作、生活节奏中得以调整、舒缓。“城市绿化以绿为主,以美取胜。提倡植物造型,要求造型植物、攀绿植物和绿篱保持造型美观。绿地中的造型花篮、动物形态、彩色组字等,保持完整,绚丽鲜明。”这是国家的绿化标准。对树木造型,人们见到的多是把观赏树木剪成球形或半球形等简单几何图形。而本文所介绍的树木造型,是河南民间园林工作者独创的,融民间艺术、传统绘画、木雕、石雕于一身的综合技艺。这种技艺通常以四季常青且耐修剪的松柏树木为材料,按照塑造物的大小、形状,把树木有计划地组合栽植在一起。比如“六角凉亭”需要规划一个正六边形,每个角栽一棵树;“蒙古包”是沿一个圆密植若干棵树;而一条“长龙”则需要按游走的路线弯弯曲曲栽植许多树,这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程。无论哪种造型,栽的树成活后就需要搭架、绑扎、整形,修剪造型,随着树木生长,不断及时修剪绑扎,使树叶覆盖整个骨架,逐年培养,便成为活脱脱的绿色长龙,或展翅欲飞的凤凰,或憨态可掬的大象,或宏伟壮观的城楼,或妙趣横生的猴子等……河南树木造型起源于淮阳县,古称陈州。在被称为陈州园林的太昊陵园中,满园皆造型,处处有芳菲,四季常青的桧柏被修剪成屋宇、松亭、松塔、飞机、火车、坦克、孔雀、青龙、大象、骏马,还有熊猫滚球、卧龙、青蛇、仙鹤、和平鸽、金鸡报晓、长颈鹿、虎、羊、狗、猫等。各种造型风姿独特,形象逼真,俨然是绿色动物园,并迎来了一批批中外游人。国务院总理朱基曾在此留影,并夸赞:“这样的造型园绝无仅有!”;原新华通讯社社长穆青在这里挥笔写下“淮阳独秀”四个大字。植物造型是融植物学、建筑学、美学、民间工艺于一身的独特造园手法,它首先是从民间兴起的。陈州园林的创始者王殿一,原是民国时期总统府伺弄花草的园丁,他懂建筑会木工,又是民间艺术之乡淮阳走出来的人,曾有七十余件微型树木造型艺术作品空运至日本。新中国成立后,王殿一与其儿子王月会共同开创出陈州园林。而今二王作品尚在,人已作古。
开封龙亭公园,也有很大面积的桧柏造型,与太昊陵园有异曲同工之妙,并且造型品种更多。原来,曾在淮阳太昊陵工作过的曹敬先老人在此造园。二王的技术精髓曹老不仅心领神会,而且更有创新,这里的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组合造型、猛虎下山扑羊组合造型,惟妙惟肖,深受游人喜爱。曹敬先老人的植物造型取材十分广泛,各种观赏花木的根、干、枝、叶、花、果、藤、须均可作造型素材。有许多造型以剪取线,以枝为骨,以叶取色,利用自然界树木枝叶形态的长短粗细、曲直顿挫、虚实疏密、强弱刚柔,由造型者施行艺术加工美化,塑造出不同形式的景物。其程序是:选材—设计—制作—成景—命题。在艺术上讲究神形兼备的外观视觉效果及整体效果,制作出或简洁,或飘逸,或雍雅,或粗犷的不同景物,达到情景相融,从而叩开人们的心扉,使之神思飞驰,浮想联翩。民间园林艺术家们,熟悉花木的生态习性、生长规律、植物的特性,他们在长期的园林实践中,吸取了民间艺术的精髓,和现代绘画、雕塑、建筑等学科内容,以艺术的眼光和一双巧手,做到胸有千姿百态,开剪见精神,形神有个性。无论那种造型,或飞禽走兽,或人物、屋宇、器械,他们都能做到美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随树作型,取舍得体,超凡脱俗,妙在一个“美”字,精在一个“动”字,巧在一个“形”字,好在一个“神”字。使景物形象具有新、奇、巧的艺术效果,体现了自然风景与人工造园艺术的高度和谐。园林植物造型艺术的发展,既能在园林建设中做大文章,又能在住宅小区、机关、学校、厂房见缝插绿,用一株一盆的修剪造型来丰富城市景观,给人们创造赏心悦目、静谧幽香、消除疲劳的美好环境,使我国真正成为世界东方的大观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