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和优美的城市环境已成为一个城市对外招商引资的需要。经过几年来的城市建设和改造,很多大中城市的环境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在城市绿化美化工作中存在的误区也不得不引起管理者和决策者的重视。
误区之一:重草坪,轻植树
在城市建设中,为了短期内改变城市面貌,尽快增加城市绿地面积、绿化覆盖率,许多城市往往种植大面积草坪而忽视了植树。因为种草可以在短时间内见绿,而种树则至少要等几年以后才能见效。然而大面积的草坪植被过于单一,不符合生态要求。草坪需要经常浇水、修剪,管理要求精细。虽然植树见效慢,但大树在减少污染、净化空气等方面所起到的效果远远大于单纯的草坪,乔、灌、草合理配置的绿地绿量也大于纯草坪的绿量。只有草坪而没有大树,烈日下没有可乘凉的树阴。因此,在城市绿化建设中,种草应与植树并重,在不影响交通视线的情况下应适当增加灌木和大树,尤其是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更应该采用乔、灌、草结合的绿化形式。
误区之二:大树移进城
为了在短期内实现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的目标,一些城市采取大树进城的手段。大树移植过程中根系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经过长途运输造成水分缺失,进城后脱离了原来的生存环境,对土壤、气候条件不能很快适应,如果没有科学细致的养护措施,大树进城后很难成活。大树进城还破坏了其原生长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破坏。大量种植中小规格的乔木,乔、灌、草合理配置,经过长期的精心养护,才可能使城市绿地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态效益。大树进城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无异于杀鸡取卵,在城市绿化中不应采取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
误区之三:兴建景观大道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的街道越来越宽,无论是大都市还是小城镇都在为建设自己城市的景观大道而大兴土木。这种景观大道强调街道的宽广、气派和街景立面的装饰豪华。它一般位于城市的中心位置,而且是作为车流干道来设计的,因而阻断了道路两侧的交通,破坏了城市原有的交通网络。道路两侧往往要求设置大量公共和文化性建筑,否则,无论从比例、尺度上还是从视觉效果上都很难达到规划设想的效果。然而这些建筑往往很难在短时间内建成,从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景观大道并不能体现规划效果。景观大道的建设往往要拆迁大量原有的建筑和住宅,政府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对居民进行补偿,同时还需大量的资金用于街道建设,造成城市建设资金的匮乏和周转困难。
误区之四:广场以大为美
城市当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应该是为广大市民服务的,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修建的绿地广场更应该为市民的生活、娱乐、休闲提供方便。为了美化城市环境,许多城市修建的广场往往不是以市民的休闲和活动为目的,而是把市民当作观众,广场以大而空旷为美,以花样翻新的几何图案为美,以大理石和抛光花岗岩铺地为美,以不准人进入的大草坪为美,全未考虑人的需要,使广场失去了其应有的功能。广场上没有可供人乘凉的树阴,没有可供人休闲的安静场所。烈日下的广场是一块连蚂蚁都不敢光顾的“热锅”,而夜晚则是华灯下的一片死寂。这种拆迁大量建筑和搬走大量居民、花费大量资金建成的城市广场成为城市中的一件摆设,造成土地、人力、资金的浪费,实在令人痛心。因此,城市广场不一定要大,而一定要以人为本,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出发点,植物合理搭配,同时配备人们休闲所需的木椅、石凳等设施,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个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误区之五:城市河道美化
每个城市的形成、发展与其所在地的水系都密切相关,城市河道在历史上具有防御、运输、防洪、防火和清洁城市的功能。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河道原有的功能大部分消失,而被作为排污通道、垃圾场,成了城市的包袱。于是许多城市开始了河道的美化,有的被填埋、截断,有的被封盖,有的被砌石。城市河道治理的根本在于消除、截流污水,而不应该简单地填之、盖之、断之,应慎用工程措施,还其自然本色,恢复其原有功能。河北 康兰俊 武春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