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的城市绿地灌溉中先进的灌溉技术得到了广泛
的推广、应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或者说观念上的误区。其中比较突
出的问题之一就是灌溉形式单一,灌溉针对性不强、效率低。大多数
绿地把灌溉的重点集中在草坪上,大量地应用了喷灌技术,而对草坪
中间的灌乔木却重视不够,仍然采用传统的人工灌溉方式。随着绿化
观念的变化,城市绿地中草坪唱主角的情况将逐渐减少,植被的多样
性成为发展趋势。过分单一的采用喷灌技术的灌溉形式也就更加突显
了不合理性。例如:
1.灌乔木数量在绿地植被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适合应用喷灌技
术的绿地面积越来越小。
2.大量的灌乔木采用人工管灌形式,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巨大。
3.灌乔木的灌水量控制完全取决于人为因素,容易出现灌水不足
或过量灌溉情况,不符合节水灌溉原则。
4.草坪需要少量频繁灌水,土壤表层经常处于湿润状态,这个湿
润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根系发育较深的灌乔木的氧气获得,对某些
树种来说,这种影响可能是致命的。
5.不同植被的生长和需水特性差异很大,比如主根系的发育深度
不同,喜湿、喜干特性不同等。单一的灌溉形式很难区别灌溉,即不
利于植被生长,灌溉水的利用率也很低下。
所以说,为适应城市绿化观念的变化和节水标准的提高,城市绿
地灌溉的观念也需要更新。不应拘泥于单一的灌溉形式,而应充分考
虑不同植被的生长和需水特性,充分发挥现有的各类灌溉技术的特点,
提倡城市绿地灌溉多样性,施行精准灌溉的灌溉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