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荷兰化学家科格尔和哈根——史密特首次鉴定出植物中的吲哚乙酸(IAA)是一种天然的生长物质——内源植物激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开始认识到,植物的生长、繁殖既然能受体内产生的激素调控,便联想到从外界引入些能改变内源激素系统的人工合成物质来影响植物的行为。这一设想很快被科学家证实,并称其为植物生长调节剂。而将能使遗传物质致畸或致突的另一类物质称为诱变剂。 事实上,人工合成这类物质的历史,远远早于对它们特性认识的时间。如马来酰肼(MH)就是其中一例。早在1895年,柯蒂斯和福斯特林就合成了它,但其生理活性却是到1949年才被施恩和霍夫曼证实,并由此引起各国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时间仅仅过了半个世纪,经人工合成的这类物质已远远超出最初人类对它们的认识界限,即科学家们不仅能合成外源生长调节剂,同时,也能模拟合成植物体内自然形成的内源牛长激素。其数量之多,用途之广,是以前难以预料的。 仅举在园艺和花卉上的应用为例,如所周知,人们对花卉的观赏并非只取其一种性状,即有的赏其花,有的观其叶,也有的是利用其特异的株型或人工塑造成的独特艺术造型来满足艺术享受。更有的是为特殊需要,人为地改变开花习性(开花时间,花的颜色、大小、形状等),和植株株型,高、矮等。过去,这些技术精湛的繁重劳动,主要靠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给予不同的外界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黑暗处理和施肥等),和进行人工整枝与嫁接精心培育来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今天,几乎上述所有技术性工作都能用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来代替。经长期研究证明,在这类物质中,不仅有生长抑制剂和生长刺激剂,而且有生长延缓剂、整形剂、落叶剂、疏果剂、抑芽剂和杀雄剂等。因此,在花卉生产巾,根据不同需求,选用不同类型的药剂,选择适当的生长发育时期,进行不同方式的处理,就可以达到,甚至超出人们预想的效果。 在花卉生产中,使用生长调节剂成功的例子是很多的。如有些品种利用扦插法繁殖不易成活,而当人们先将插条用B9处理后再扦插,就可以提高它们的定向生根能力(托马斯等1977)。又如在花房里进行修剪整枝,既闷热又繁重,若利用醇草定处理菊花、大丽花和其他许多花卉,完全可以代替人工修剪整形的工作。若利用氯化磷处理,不仅能促使盆栽菊花的节间变短,植株矮化、株形致密,还可以使杜鹃花和玫瑰花的侧枝和花的数目增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