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树莲为水龙骨科小型附生植物,民间别名抱石莲、瓜子菜、飞莲草等等。植株高约5—15厘米,纤细的根状茎长而横走,密被细小的盾状鳞片,叶疏生,间隔1—2厘米,叶二型:不育叶卵形或圆形,全缘,厚肉质,平滑,干燥时多皱纹如革质,疏被星芒状茸毛;能育叶线形,5—10厘米或更长,顶部阔圆形,基部渐狭,有长达1厘米长柄,孢子囊群接近叶缘排长一阔线形,初时较狭,以后逐渐扩张,几乎覆盖叶背全面。全世界约有6种。分布于从马达加斯加到太平洋的所罗门群岛的热带地区,向北达中南半岛及印度东北部。我国有2种即抱树莲和美丽抱树莲,产于海南及云南。它象攀缘植物一样附生于疏阴的树干上或岩石壁上。全草都能药用,能解热消炎,驱风散寒,清肺止咳及止血。 抱树莲的生长需要明亮的散射光,夜间温度在10—15℃,自大温度保持在21℃—26℃,空气湿度为60%,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过湿。混和培养基用1份腐叶土或泥炭土,1份素沙,1份碎的泥炭藓和2份蛭石。通常将其绑在树蕨、纤维块或软木树皮上,这样生长特别好。叶面上不能洒水,否则其肉质叶会出现斑点,腐烂以至死亡。需肥量不大,每月施一次液肥即能满足其生长要求。 抱树莲宜采用孢子繁殖,栽培上多采用分割其横走茎的繁殖方法。 作为小型附生蕨类植物,抱树莲在园林应用上极适于做山水盒景中的附石植物,其奇特的叶型能使枯燥的山石大添风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