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说清楚今年72岁的刘管平教授在建筑界和园林界哪一个名望更大。在建筑界,他是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主任,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在园林界,他是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中国园林》编委。他主编的《园林建筑设计》一书20年内共印刷了25次,被十几所大学列为园林设计方向研究生考试的必读书籍。
天津大学的刘庭风教授曾经列举过对中国古典园林颇有研究的专家,其中就包括刘管平教授。耐人寻味的是,包括刘管平教授在内的很多古典园林研究泰斗都出身建筑行业,在建筑和园林两个领域同时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建筑与园林的交集在哪里?站在建筑的角度看园林又有哪些不同?近日,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刘管平教授。
记者:很多人都认为建筑的层次高于园林,而近年来很多建筑专业的人才正在涌向园林行业,不少建筑设计公司也在涉足园林市场。您是建筑领域和园林领域的双栖专家,对此有什么看法?
刘管平:我想这是城市建设和房地产业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以往社会经济比较落后,建筑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有地方住”。现在经济发展了,人们不仅要求居住条件好,住宅周边环境也要好,这就给建筑师提出了一个环境设计的问题,也给建筑行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于是建筑行业的千军万马,开始从小的楼盘设计、建筑设计,走向了包括建筑周边环境的更大规模的整体环境设计。这个过程不能简单地说是建筑行业的人“打进”了园林行业,确切地说,应该是一种“复兴”,就是建筑设计和环境设计之间合作的复兴。其实,不光是建筑行业,包括市政、水利、道路等方面的设计院都增加了环境设计的内容,未来的很多项目,单凭建筑、城市规划、园林这传统的三大学科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需要经济、美学、环保、交通各方面专家,多学科,多方位地解决人居环境问题,整个社会正在进入一个环境综合设计的新阶段。
记者:在学术研究方面,近代一些建筑界大师如刘敦桢等也都对园林做过开创性研究,这种融合似乎发生得更早?
刘管平:我国建筑界的老一辈专家涉足园林研究的确非常多。梁思成、刘敦桢、杨廷宝、冯骥中以及城市规划方面的吴良镛等都对园林做过深入研究。园林设计理论应该是建筑家的一个基本知识,是必修课而不是选修课,甚至很多建筑大师的最终归宿就是园林。上了年纪的设计师,一般会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质量上,也不愿再在艰苦的建筑工地上风风火火地拼杀了,因此,他的研究也必然会与更加注重质量和美感的园林发生密切关系。
记者:园林专业和建筑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上有哪些不同?
刘管平:我从事建筑教学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可以多说说学建筑的人的优势。一般来说,从事建筑设计的人,做设计会比较详细,做各种标注会比较仔细。因此,图纸的表现力也较好一些,特别是在竖向设计中,表达起来会更是得心应手。另一方面,学建筑的人工程基础比较好,通常会比较注意设计的可行性和项目的稳定性。而园林专业出身的人在植物方面优势非常明显。当然,不同的项目类型对设计师的要求也不同,在传统庭院园林中,空间的主要构架由建筑来完成,建筑师所起的作用会大一些;在以自然风光为主的风景区,园林设计师肯定是主导者,建筑师就变成了配角。今后两方面的人才应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记者:您经常担任园林工程项目评审专家,可谓“阅图无数”。您怎样看待当前中国园林设计的发展现状?
刘管平:目前绝大多数的设计项目评审讨论的问题不外乎创新、更新与传统保护这三大问题,而我认为,这三个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一个创新的问题。在园林艺术的创作上,可以说没有新技术就没有新概念,没有新概念就没有新的创作,没有新的创作就没有新的表现。因此从创新的角度讲,我认为近10年来我国的园林设计水平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出现不少颇有新意的设计项目,很多新方法、新材料得以应用。国外设计公司进入国内也带来很多全新的设计理念,可以说,整个产业的创新意识越来越强。
近两年来,我发现,现在有一些外国公司开始找一些“假洋鬼子”替自己制作方案,设计水平明显下降,这种“挂着羊头卖狗肉”的行为应该引起大家的注意。还有一些海归人士,从国外扛回一个公司的牌子在国内发展,这样的公司如果有外国总公司的支持也许还好,如果没有,水平甚至还比不上我们本土的设计单位。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