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环境因子(如温度、湿度、糖供应、乙烯和病虫害等)对切花采后寿命有显著影响。 1.温度 温度是影响采后切花衰败最主要的环境因子。切花周围气温过高,将加快其组织呼吸作用和碳水化合物消耗,刺激自身乙烯生成,促进病害扩散,从而加速切花的衰老过程。因此,切花采切后应尽快预冷,脱除田间热,在整个采后环节中,应置于适宜该切花的低温条件下,这是切花保鲜技术中最重要的一条。
一般而言,起源于温带的切花最好贮藏于稍高于其组织冻结点的温度中,如香石竹、菊花、月季和百合等可贮于0至2℃温度下,非洲菊、六出花、金合欢和唐菖蒲等贮于4至5℃温度下。要注意,起源于亚热带和热带的切花常对0℃以上低温敏感,如贮温偏低会遭冷害(如花瓣退色、腐坏,贮后花蕾不开放)。因此,它们应贮于比温带切花稍高温度下,如鹤望兰、山茶、卡特兰和朱蕉等适贮温度为7至10℃,安祖花(火鹤、花烛)、姜花、一品红和花叶万年青等,要求13至15℃贮温。 2.空气湿度 切花(尤其是草本切花)含有大量水分,如放置于低湿度环境中,水分极易丧失,切花表现萎蔫,花瓣和叶片皱缩或卷曲,易于迅速衰败,丧失观赏价值。因此,要注意提高分级包装场、贮藏室或运输容器内的空气湿度,降低温度(起增加湿度效果),限制室内空气循环,以减缓切花的蒸腾作用,延长采后寿命。一般贮藏间的相对湿度控制在90至95%为宜。 3.乙烯 乙烯被认为是控制植物成熟和老化的一种激素,对切花的寿命和品质产生极为有害的影响。各种切花对乙烯的敏感性有差异,如对乙烯高度敏感的香石竹和六出花,在1至3ppm浓度的乙烯大气中即会受到伤害,而不太敏感的切花(如安祖花和天门冬)可忍受10至100ppm的乙烯。乙烯毒害症状包括花蕾不开放,花朵老化加快,花瓣枯萎,落花,落蕾。
防止乙烯危害的措施有:注意包装场和贮库的通风换气,防止乙烯积累,及时清除腐烂植物材料,避免对切花造成机械损伤,防治病害,不要把切花与产生大量乙烯的水果和蔬菜贮藏在一起,防止内燃机引擎对空气的污染。 4.病害 细菌和真菌引起的腐败和病理性崩溃是切花衰亡的常见原因之一。切花在成熟和衰老过程中,更易被病菌侵染,而逆境可降低切花的抗病性。染病的组织易于失水,并产生较多的乙烯,加快切花衰老和腐败过程。因此,认真防治病害是采后处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5.外源糖分供应 影响切花采后品质和寿命的一个重要因子是碳水化合物(尤其是糖分)的供应。切花茎内的碳水化合物贮藏量往往不能满足切花生长、开放和延长瓶插寿命之需求,要补充外来糖液。广泛应用的花卉保鲜剂的一个主要成份是蔗糖,它在提高切花品质(增大花朵,保持色泽艳丽),延长其瓶插寿命上,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