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知名人士预言2004年行业走向
编者按:迈入2004,面对同一轮冉冉升起的朝阳,多少园林人都在思考:一直如朝阳般保持上升态势的园林绿化行业,今年将如何发展?
近日,本报特邀中外园林建设总公司副总经理沈惠身、上海聚隆绿地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单耀晓、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景观设计所副所长史丽秀、上海锦源景观设计工程公司总设计师罗华、北京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高薇、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总工李朝俊、东方园林北京公司副总经理沈雷、创新景观设计公司领导王连元、北京阳光普物公司总经理孙勇、湖人时代园林设备公司经理沈章岩、双羽时代环境工程公司总经理王东根等业内知名人士就2004年行业走向发表个人意见。
残酷竞争不容回避
设计界竞争升级:随着2003年国家放宽对境外景观规划设计企业进入中国的限制,更多的境外公司涌向中国市场,开始参与几乎所有项目类型的招投标,令国内规划设计单位感到从未有过的巨大压力。
锦源景观总设计师罗华用“残酷”二字来形容竞争的激烈程度。罗华说,当前与景观设计强国面对面的竞争局面不可避免的来了,我们不能否认与境外企业的差距,无论是表现手法上,使用材料上,还是局部处理上,差距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要缩短差距,我们既要在这些方面苦练内功,更要注重丰富和完善理论体系,因为任何好的设计都有先进的理论做支撑,我们必须发展和完善属于自己的现代景观理论。
中建景观设计所副所长史丽秀、古建设计院高级工程师高薇、创新景观王连元等都认为,与境外公司最好的竞争方式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合作。在合作中学习,通过合作提高自己,同时合作将是双赢的,通过与境外公司的优势互补扩大市场份额或提高业界地位。他们强调,境外公司水平参差不齐,不可盲目迷信,选择的合作伙伴必须能够代表先进的景观设计方向。
工程界争战无情:园林施工企业的竞争将比设计界更无情。中外园林副总经理沈惠身、东方园林总工李朝俊、上海聚隆绿地董事长单耀晓等几位在工程界打拼多年的老总认为:今年很可能有一部分企业因为零利润而被迫出局。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外行业挟大资本转入园林绿化业,使传统绿化企业面临强大对手;比如数量众多的小企业仍在往这个行业中挤;比如不规范的招投标操作手段屡禁不止、低价竞标情况不减等等,不过,最后一种情况会随着工程市场逐步规范而逐渐减少。
2004年,工程企业利润会有所降低,东方园林的沈雷对此的解释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市场对施工质量的要求更高了,甲方越来越“懂行”,要的都是“精品工程”。原来“园林绿化门槛低,招募一支民工队伍,借个资质就有活干”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如果哪一家企业还怀有侥幸心理,认为凭着“投机取巧”或“关系”就能保住市场份额,那就可能在2004年尝到被市场抛弃的滋味。
如此说来,2004年,要过“苦”日子的将是一些规模小、技术差的企业,真正有实力、质量高、信誉好的工程企业仍将收获不匪。但似乎这些企业也保持着清醒头脑。沈惠身、单耀晓、沈雷等几人反复强调业务培训和施工管理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培训出优秀的项目经理,采用合理有效的管理办法,才能切实提高工程质量。
新空间具有吸引力
尽管由于竞争的加剧,整个行业在今年可能会面临比较大的压力,但在全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的大背景下,园林绿化行业的上升趋势不可逆转,投资总量、市场容量仍会扩大。
投资主体下移:从今年开始,一些大中城市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主体下移,由原来主要由市政府投资变为主要由区(县)和镇政府投资,一些中小城市随着经济实力的加强也开始加大对园林绿化的投资,这一趋势为绿化市场开辟出新的空间,一些大型绿化施工企业因此转移根据地,制定“从省会城市打入周边城市,从城市打入农村”的战略部署,并开始显示出一定的竞争优势。
养护市场开放:随着大部分城市主管部门对于园林绿化行业垄断行为的弱化,首先全面开放的将会是养护市场。目前,深圳、广州等南方城市及上海等地的养护市场已经放开。今年,成立专业的养护公司将会在北京等大中城市掀起一个小高潮。
新市场浮出水面:虽然多年来业内一直关注立体绿化和屋顶绿化,但因为市场太小而鲜有人做。随着经济基础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立体绿化和屋顶绿化的市场缝隙逐渐扩大,专业施工或以此为主业的企业数量将有所增加。
新材料引人注目:从近几年景观材料应用的发展趋势来看,今年将有更多成熟的新技术、新材料从国外被引进。阳光普物的总经理孙勇、湖人时代的经理沈章岩、双羽时代的总经理王东根等对于景观资材市场前景十分看好,认为随着生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