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森禾是我的荣幸,我将把这里当作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这是今年在森禾中秋座谈会上,记者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从高等院校和社会上,吸收了70多名应届毕业生及有经验的人才,这种规模、这种速度,在今天中国的花卉界绝无仅有。成立3年,森禾的员工从30多名发展到 300多名;注册资本从3000多万元增长到2.2亿元;新扩展分公司(基地)10余家;拥有现代化花卉和苗木生产基地5500多亩,合作生产基地5000多亩;每年上市百万盆仙客来,千万株绿化容器苗……
但是,对于取得的成绩董事长郑勇平并不满足,他说:“森禾目前的发展远未达到我理想中的状态,它仍然处于过渡期,而森禾的扩张、加速、变向,完全取决于人才战备”。
对人才的姿态,森禾是展开双臂,求贤若渴;对人才的培训,森禾有一套“土壤理论”,根据人才“生长特点”,用最适宜的“土壤 ”促其成长;管理人才,森禾的机制实用灵活,不仅在利益分配上充分体现激励作用,而且舍得放手,大胆用人。目前,森禾各分公司中, 20多岁就担任总经理的就有3人,副总经理有5人。采访森禾人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与一位经理或员工交谈,往往有种给你与森禾集体谈话的感觉,无论这个人是从事哪一方面的工作。如果他搞生产,除了生产上的种种,他会告诉你自己部门与营销、科研、信息等等部门之间的协作。部门之间的经脉仿佛是打通的,绝对没有非理性、狭隘个人化的东西掺杂在里面。这是一种企业文化达到一定层次的象征,它证明了森禾人才管理的成功。
然而,呈几何级数递增的员工人数,其管理对所有企业都不是简单的事情;放手,更容易让人联想到失控,尤其对于生产企业,产品技术的控制至关重要。森禾采用现代化的企业模式,完全实现产销分离,重要技术实施分步控制,每个技术人员只能控制他所掌握权限内的技术流程,有效降低个别人对产品的影响程度。
从一个企业家的角度,郑勇平心目中的人才需要具备以下标准,这些看似简单的标准,要集于一身却并不容易:首先,内心要有“崇高”的东西,心态要健康、阳光,不能患得患失;其次,专业基础扎实,具备充分获取专业知识的技能,外语水平要高;再次,全面快速了解行业,并能对行业现象做出正确判断。
进入快速发展期,森禾对于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路日益清晰。今后一个时期,森禾将不断调整内部结构,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加强各分公司和各部门的领导班子建设;吸纳、培养、选拔人才,进行人力资源储备。根据企业发展需要,3年内,森禾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至少为 600人,实现1:6:14的高、中、初级人才比例。人才这一对制约所有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既将随着森禾快速发展的脚步而日益凸显,也将伴随森禾企业的不断壮大而日趋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