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要做成一笔生意,需要许多的技巧。比如说谈判时需要许多迂回的策略,推销时需要许多的营销技术等,但是,在日益商品化、日益重视市场营销的今天,诚恳的美德依然极其重要。
以联想来说,联想人做生意很有他们的特点。但是坦率地说,老一代联想人斯文有余,其实并不懂得做生意。他们在研究室工作二十多年,做学问做课题,当他们从研究室乍一出来搞经营的时候,营销这个词是究竟是什么概念都没有人能说清楚。
联想一个资深的研究员回忆,1987年去参加全国性的计算机展览,联想参展的产品是汉卡。一年一度的全国计算机展览是各企业展示自己新产品争取订单的好机会,所有参展厂商都会在这个展览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很多厂商参展人员都是清一色年轻的先生和小姐,西服革履口若悬河。而联想这一边呢,大多数是年近半百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老头老太太。他们不懂得推销,只知道规规矩矩地向每一个走到展位前的客户介绍产品的性能与功能。有些顾客会问,我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电脑能解决吗牽还有些顾客会问一些与联想产品根本没有关系的问题。顾客觉得联想来的人都是研究员或者教授,从他们那里得出的答案会可靠,而联想派去参加展览的这些老知识分子同样乐于解答。联想参加展览变成了办培训班,这是联想和其他参展厂商的区别。一直到闭馆,要求咨询的客户和联想的工作人员从馆里走到馆外,然后就在北京展览馆门外的台阶上席地而坐,一直谈到黄昏日落。今天去翻联想的客户花名册,有很多客户就是这么与联想开始的商业交往。
也许在今天,这样单纯的推销已经有些不合时宜。但是,诚恳地与客户交往,真正为客户着想,依然会有强大的力量。
1988年,河北廊坊石油管道局的一位处长驱车到北京,想采购电脑设备以实现财会电脑化。因为联想这边与之交谈的是一位年过半百的女研究员,对方那位处长一直尊敬有加。中午,女研究员请处长到街上的小餐馆吃饭,一人一碗面条。两人一边吃一边谈,女研究员对那位年轻的处长说,“说也说不清楚,干脆我下午去你们那里看看。 ”年轻的处长大喜过望,吃过饭就乘坐那辆很颠簸的军用吉普车,一路开了几百公里,老研究员一路晕车几百公里,终于到了对方的单位。这位1995年被联想集团授予特殊贡献奖的老研究员回忆,她当时一进客户的办公室就头不晕了,仅仅是账本就堆满了好几间大屋子。她知道对方太需要电脑了。于是他们坐下来,从财务有哪些需要开始,电脑硬件配置是怎么回事,软件是怎么回事,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谈。最后,石油管道局成了联想的一个大客户。
这就是联想的生意人,这就是联想人做生意的诚意和方式,完全是一种本色表现。在联想人的眼中,人与人交往就该如此,人家买你的东西就得解决问题。有知识的联想人在对待生意上朴素得返璞归真,因而就格外有效。联想人的生意观念就是要给人家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卖货。客户花钱为买效益,而不是买货。最高的境界是:一个公司能够做到客户只要说出需求是什么,剩下的事就应该由公司来做,最后给客户一个满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