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区要形成良好的绿化效果,应在植物造景方面有所突破,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正确运用各种配置原则。
首先,盐碱地区绿化应采取“乔、灌、花、草、藤”复合结构。近年来,城市绿化建设中过分地追求开阔、舒展的景观效果,出现了较多大草坪和大色块,一些盐碱地区的城市绿化也纷纷效仿。事实上,这种种植结构不仅整体景观效果欠佳,给人以单调、雷同之感,而且因为植物改良土壤效果不佳,使绿化功能大大降低。为此,盐碱地区绿化应采取“乔、灌、花、草、藤”复合结构:把抗盐碱、耐瘠薄的乔木、灌木、藤本植物结合草坪复合种植,形成有层次的植物群落,使喜阳耐阴、喜湿耐旱的植物各得其所,发挥植物释氧固碳、蒸腾吸热、消声滞尘、杀菌防污作用,减少地表水分蒸发,抑制盐碱的上移,防止土壤盐渍化。
其次,盐碱地区绿化应把乡土树种作为植物造景的首选。利用乡土植物资源,把乡土树种作为城市绿化的骨干树种。乡土树种在多年的生长过程中对当地的环境条件、土壤条件和气候因子,都有较强的适应性。只有选择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才能使绿化不仅有助于改善土壤的盐碱度,同时在景观效果方面形成地方特色。
再次,盐碱地区应把“特色植物”作为植物造景的基础。盐碱地区绿化要善用抗盐碱、耐瘠薄的“特色植物”,利用它们的季相变化创造良好的景观效果。如落叶乔木中的合欢,树姿优美,叶形雅致,花朵绚丽;栾树,树形端正,枝叶茂盛。花灌木中的金银木,树形丰满,观花果俱佳;红瑞木,良好的观花、观茎树种;以及藤本植物中的金银花。把这些独具特色的植物配植在一个植物群落里,使之达到良好的绿化效果。德州市园林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