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国正说自己差不多干了一辈子石油建设,做园林还是第一次。和曹国正说不过几句话,你就能强烈地感觉出他身上那股子“天大困难也不怕”的“铁人精神”。如今,作为南京绿博园内“中国石油园”的主要负责人,曹国正已经彻彻底底地进入了一个新的角色:园林工程项目经理。谈起“石油园”的建设经验,曹国正深有感触地说:以石油建设的拚搏精神做出了中国第一个石油园林,这三个月他过得特别充实!
最初,作为“石油园”筹建方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想把这个任务全权委托给下属一家出版社负责,可一个多月过去了,工程进展非常缓慢。干了一辈子石油建设的曹国正实在看着起急,于是做了个惊人的决定,自己干!他先请了一家南京优秀的园林工程公司把住质量关,再拉过来一支精干的石油建设队伍。曹国正说,现在想想都挺后怕的,当时我们对园林一窍不通,石油园的建设任务又十分艰巨,如果不能按时开园,后果不堪设想。
曹国正说,他带来的绿博园建设队伍里,有不少经验丰富的石油建设工程师,特别擅长在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工作,而在南京近40摄氏度的高温下建园,更是给了他们一展身手的机会。
初到绿博园,曹国正的队伍不干别的,先打了一口水井。而这件当时让很多人不解的事后来被证明是极为明智之举。因为在随后的工程建设中,缺水很快就成了困扰所有施工队伍的最大难题,很多苗木因为无水浇灌被活活旱死。而中国石油园不仅凭着这口井保证了苗木的成活率,还在园中建起了早期唯一的公共厕所,给不少提前来视察的人们提供了方便。
曹国正他们所做的第二件事同样令绿博园中的其他工程队伍不解:购买全套的南京气象资料进行研究,详细地分析南京近20年来的气候特征。曹国正说,这项工作一些园林工程单位也做,但都只限于概括性的背景调查。而多年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施工的经历,养成了他们对气象背景的极端敏感:不仅要了解气象,更要认真地研究气象、巧妙地利用气象。
通过对南京近20年来的气象材料研究,曹国正大胆地预测:今年南京的梅雨季节很可能会缩短。考虑到“中国石油园”内需要栽种不少大规格乔灌木,工期非常紧,曹国决定把放在梅雨后的种植工程提到梅雨季节前来。这样一来,不仅给树木留出更长的时间缓苗、发叶,也可以缓解后期的工作压力。这个计划付诸实施后大获成功,“中国石油园”的种植工程不仅提前完成,而且成活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不少大树在短短几个月里即长出新叶,景观效果非常好。
提到“中国石油园”,就不能不提到硅化木和枯胡杨。曹国正说,国家对硅化木交易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因此一开始,建设队伍中对此也有一些分歧:有人认为,石油园建设工期紧、任务重,购买硅化木的相关手续又非常繁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曹国正却认为,要想在石油园里营造出戈壁荒滩的奇景,就必须有真东西拿来做保证,否则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
最后,在南京市政府和中石油集团总部的支持下,曹国正他们终于下定了决心。在以后的几个月里,他们办完了繁琐购买的手续,找遍了以前开荒时的熟人,从新疆偏僻的荒漠长途运输几千公里,终于把几根罕见的硅化木和枯胡杨立在了中国石油园里,成就了南京绿博园一道最为奇绝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