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水生植物在园林上的应用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正是由于发展速度太快,水生植物知识普及、园林应用研究方面的准备严重不足,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下面仅就本人这几年在水生植物种植设计和施工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总结如下。
名称混乱目前水生植物名称混乱问题非常突出,主要表现为同物异名、同名异物以及望文生义。如“黄菖蒲”、“水生鸢尾”、“黄花鸢尾”实际上指的是同一种植物,即Irispseuda-corus。再如千屈菜,目前苗木市场上流通着白花千屈菜和红花千屈菜两种苗。这种所谓的白花千屈菜其实是冒牌的,它实际上是虎耳草科的扯根菜(Penthorumchinense)。
望文生义也同样造成很大的问题,在水生植物中最明显的莫过于“菖蒲”,菖蒲是天南星科菖蒲属(A-corus)的植物,菖蒲前缀以“石”、“金线”、“金钱”都是天南星科菖蒲属的水湿生植物。但在“菖蒲”前缀以“黄”、“花”则是鸢尾科鸢尾属的植物。天南星科菖蒲属植物花是佛焰苞肉穗花序,花小,为黄绿色或白色,而鸢尾科鸢尾属植物花大色艳。单从花来说,观赏价值差异就很大。
由于名称不统一,造成了设计、苗木采购以及施工等各个方面的混乱和不便,建议在设计文件中植物名称统一采用中文名、学名对照。
生活型概念混乱水生植物按生活型一般分成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五大类,有些植物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在不同的水分环境下可以表现为不同的生活型。如竹叶眼子菜、矮慈姑,它是沉水植物,但也可以是湿生植物。然而大部分植物缺乏如此跨度的适应性。由于设计人员对水生植物的生活型不了解,将旱生植物或湿生植物设计种植在深水里,这势必影响植物的生长和整体景观。
建议设计和施工人员平时要加强学习,多了解水生植物的生活习性,设计时要慎重,必要时向有经验的同事或参考资料进行核实。
规格表述不清水生植物以草本居多,习性有丛生、也有散生,多为剑形叶。目前对其规格表述没有统一标准,标注时五花八门,混乱不清。
建议在设计时根据实际情况标注,必要时采用二级标注。剑形叶水生植物,虽属散生,但密度很大的如草、荸荠、金叶芦苇、玉带草等,用丛/平方米和芽/丛表述。散生的如芦苇、香蒲属、窄叶泽泻等用株/平方米表述。对于非剑形叶的,如千屈菜、慈菇、泽泻等采用蓬形表述。
种植密度欠妥由于设计人员对水生植物的形态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设计图中出现了好多错误,如施工图苗木表中标注的芡实种植密度为25株/平方米,黄菖蒲为5芽/丛、36丛/平方米,大叶蓼25株/平方米。如此密度,无异于码放,植物哪里还有生长空间。
建议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向有生产实践经验的人员多咨询,尤其要注意掌握植物的动态变化。
苗木采购张冠李戴苗木采购中常出现的问题有:用扯根菜代替千屈菜,用小花鸢尾代替溪荪,用玉蝉花代替花菖蒲,用花叶燕麦草代替玉带草,用水毛花代替草。
一方面建议采购人员加强学习,明辨苗木,以免上当;另一方面不能贪图便宜导致采购失误,以免影响景观效果。
过多修改设计图受利益驱使,或因设计不当,施工单位擅自修改设计图,不仅会影响整体景观,而且可能在验收时引起争执,导致经济纠纷。
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如果觉得设计不合理,要及时向设计单位和业主反馈。而业主方面则需要加强监理,严格验收。
种植平台需改造水生植物对土壤的要求不是特别严格,老的水系一般都没有什么问题。新水系由于开挖的原因,种植平台土壤板结严重,或者干脆就是生土,这样对水生植物的生长非常不利。
建议对新水系的种植平台更换淤泥或水稻土,同时种植坡面控制在30℃以下,以防水土流失。
养护不能缺了水水生植物的养护主要是水分管理,沉水、浮水、浮叶植物从起苗到种植过程都不能长时间离开水,尤其是炎热的夏天施工,苗木在运输过程中要做好降温保湿工作,确保植物体表湿润,做到先灌水,后种植。挺水植物和湿生植物种植后要及时灌水,如水系不能及时灌水的,要经常浇水,使土壤水分保持过饱和状态。
鸢尾科鸢尾属的黄菖蒲花大色艳。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