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如果你在网上搜索“圆明园防渗”几个字,就会看到铺天盖地的报道、资料。这座曾经拥有中国古典园林最高成就、同时记载中国园林史最令人痛心的一页、而今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遗址公园,因为大兴土木而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新闻回顾 让我们先来看看事件发生的经过。去年底,北京圆明园管理处耗资3000元,开始在圆明园湖底铺设防渗膜。这是自2003年开始的圆明园环境整治工程的一部分。3月22日,接近竣工的防渗工程被兰州大学生命学院教授张正春偶然发现,并经媒体披露,一时间在社会各界掀起轩然大波。针对防渗工程是否合理,各方意见不同甚至尖锐对立。在一片争议声中,北京市环保局对该工程紧急叫停。4月13日,国家环保总局召开圆明园整治工程环境影响听证会,邀请来自社会各界代表120人和30多家媒体到会。这是国内首次召开的环境影响评价听证会。听证会在积极的讨论中开始,在激烈的争论中结束,国家环保总局宣布,5月1日前将依据法律和行政程序给出具体处理意见。 观点对立 圆明园防渗工程为何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何为防渗工程。据圆明园管理处对外提供的资料,防渗处理是为解决圆明园开放区湖泊的景观用水问题。具体数字是:圆明园水面2200亩,蓄满水时,平均水深1.5米。由于砂石质的湖底自然渗水,每年需要从玉泉河补水3 次,即便这样,每年水面干涸期仍达7个月之久。两年前,由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圆明园管理处、海淀区水利局共同编制了《圆明园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这份完成于2003年的《规划》显示,圆明园年渗水量为250多万立方米。圆明园管理处提供给媒体的年渗水量数字为700多万立方米。目前,北京市公园湖泊生态环境用水收费标准为每立方米1.3元。圆明园管理处认为,每年用于补水的700多万元开支令其不堪重负。 圆明园选择在湖底铺设防渗膜的做法,想“ 一劳永逸”。据园林界人士介绍,防渗膜在北京园林湖泊及河道中应用并非首次,事实上,此前应用的还不算少。对于河湖防渗处理会造成的环境生态问题,业内的争论一直没有停过。那么,为什么防渗膜铺到圆明园里,就成了万人瞩目的事情。这当然与圆明园特殊的身份、特殊的价值有关,但也与此事逐渐暴露诸多环节的问题有关。 圆明园防渗工程首先遭到质疑的,是这种做法本身的科学性。以张在春教授为代表的一些生态学家,以及自然之友等环保组织,坚决认为湖底防渗会造成湖水和地下水相隔绝,导致水质富氧化,引起水生生物死亡。同时,湖水不再下渗和侧渗,不但无法补充地下水,而且会造成周围植物死亡。总之,防渗工程是圆明园及其周边环境的一次“生态灾难” 。 而以圆明园管理处为代表的一方认为,防渗不一定造成植物死亡、破坏生态,而不做防渗、任水面干涸已经造成圆明园植被和水生动植物的死亡。防渗也许是短期行为,但实属无奈,且确实可以达到节水的目的。 问题本质 如果争论只停留在这个层面上,那么,圆明园防渗工程仅仅是一个学术或技术问题,不会如此沸沸扬扬。关键是,防渗工程留给明眼人的漏洞太多。 首先,如此大投资、大规模的环境工程,事先却没有申报上级相关部门,没有经过环境影响评估,这不仅是意识薄弱的问题,还与行政程序、司法监督等环节的薄弱密切相关。 其次,圆明园是世界文化遗产,要对其“大动手脚”,究竟谁说了算?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直面我国遗产的保护危机,这里面有保护与开发的矛盾,还有多头管理、权责不清的问题。 圆明园防渗工程何去何从,还将等待最后的指令。如果要全部推翻,撤掉防渗膜,浪费的人力、物力、财力等上千万的损失由谁承担? 进退维谷 问题涉及方方面面,牵扯部门众多,圆明园防渗工程由此变得错综复杂、千头万绪,而所有问题又必须有个相对圆满、令公众满意的解答。因此,国家环保总局“五一” 给出“说法”,并不是件易事,实在有些进退两难。 进,防渗工程继续,通过改进方法,把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但,生态学家们理由相当充分的反对意见是不是就白提了?公众出自对圆明园的热爱和对生态环境责任感的那些关注的目光如果不愿意看到这个结果,有关方面又能给怎样的解释?如果这种防渗方法可行的话,同样面临缺水的颐和园、北海,是不是也可以依此办理? 退,拆除已铺设的防渗膜。姑且不去讨论损失和责任的问题,只要是拆除防渗膜,就证明此法是不科学、不可取的。那么,已经铺了防渗膜的河道、公园呢?要不要拆?不拆,不合理。不能说那些地方不是世界遗产,其生态环境就不重要吧?拆,可能办不到,北京缺水已经到了公众难以想像的地步了,哪有那么多水补充景观用水?就算有水,资金呢?有人说,圆明园补水的钱北京市是有能力负担也应该负担的,可是其他地方呢,是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