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汤河镇,映入眼帘的是成片的杞柳、木瓜和看不到边的花木基地,置身其间,仿佛进入了一片绿色的海洋。田间地头,人们正在割柳、剥柳、除草、修剪,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到处呈现出一派繁忙的喜人景象。
河镇位于河东区东部,因汤河纵贯南北而得名。杞柳、木瓜、花木等种植业在该镇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但多年来一直局限在自给自足的传统栽培模式,没有形成规模。为把传统的种植业做大做强,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该镇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这一中心,充分发挥传统资源优势,把大力发展杞柳、木瓜、花木等特色种植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切入点,本着“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特色化取胜”的思路,大搞基地建设。短短几年的发展,一条全新的绿色产业链便把于屋村的杞柳、大南庄村的绿化苗木、旦彰街村沂州木瓜、海棠等一个个基地连接起来,初步形成了“南部杞柳,中部花木”的生产格局。到目前,全镇杞柳、花木种植面积已达2.5万亩,从业人员3万多人。
为把蓬勃发展的杞柳、花木等传统种植业做大做强,形成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使之真正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该镇不失时机地实施了“政府抓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龙头示范带动战略,在资金、用地、信息等多方面向龙头企业倾斜,培植了一批年产值过千万元的龙头企业。这些龙头企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十分注重建立自己的生产加工基地,通过提供技术、签订种植和加工合同、定期进行技术培训等多种方式扶持农户。目前,该镇的84家企业已带动了2万多生产加工户。
1995年,由于种种原因,汤河镇的木瓜种植一度陷入低谷,许多种植户忍痛砍掉了他们曾视为摇钱树的木瓜树。也就是在这一年,该镇旦彰街村农民刘明允在科研部门的帮助下,采用木瓜作为砧木,嫁接从日本引进的‘大富贵’、‘东洋锦’等名品海棠获得成功,开出的花更大更艳,一盆花可卖到四五十元至一二百元,并打入广州市场,供不应求。一时间,海棠花十分俏销。许多农民在前院进行种植试验,后院基地进行大规模开发生产。汤河镇政府积极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联姻,聘请专家,成立科研示范基地。目前,这个镇已建起各类杞柳、苗木、花卉研究所10个,依靠研究所推广的苗木花卉新品种近60 个。
为快速及时地把握市场行情,扩大汤河花木产业在市场的知名度,镇里积极引导花木种植大户开办自己的网页,利用互联网发布信息,进行网上交易。今年1至6月份,全镇就出圃各类苗木1200余万株,实现产值1258万元。他们还抓住国内外重大经贸洽谈会的商机,推销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仅今年春季广交会上,该镇就有40余家企业与客商签订了总额达1200万美元的供货合同。
发展杞柳和花木产业,不仅让该镇的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而且增加了镇财政收入。去年全镇仅柳编企业就实现外贸出口交货额2 .3亿元,自营出口创汇1100万美元,上交税金800多万元,占全镇收入的五分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