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宋波报道 看似不起眼的地被植物竟占了山东昌邑市花木场年销售额的70%,在苗木行业整体疲软的情况下,地被植物却出乎意料地火。
“常夏石竹去年买的人还不多,谁知今年异常火爆,到了下半年根本找不到货。丛生福禄考、鸢尾、大花萱草、紫叶酢浆草等今年的销量也大增。”昌邑花木场总经理朱绍远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一谈起地被植物就很兴奋。据他介绍,今年地被植物占到了整个花木场苗木销售额的70%。昌邑花木场是个近20年的老苗圃,生产面积1800多亩,种植品种以玉兰、七叶树、紫叶李等乔灌木为主,很多地被植物是在林下或林间生产的。今年地被植物在华东地区热销,其中在江浙、上海等地,地被绣线菊一直卖得很好。
近年来,我国苗木种植面积一直在高速增长,今年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政策,压缩退耕还林面积,对苗木的需求有所减少,小苗积压严重。一些小型苗圃承受不了市场的风险,出现了不少不计成本抛售苗木的情况,导致整个苗木销售市场的下滑。但地被植物市场却呈上升势头。
朱绍远说,去年地被植物市场反应平平,他以为要再过两三年才会有大发展,没想到今年南北方都卖得这么火。他分析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地被植物已被人们认可,在园林绿化工程设计中开始被应用;二是地被植物已具备一定生产规模,有量了,工程使用起来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