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可以独立成景,形成丰富多彩的效果,在园林里是很常见的。瀑布的形式可以分为线瀑、挂瀑、飞瀑、叠瀑等几种,瀑布水口的形状决定了瀑布的形态。
3.植物:植物是园林中的主角,它具有遮荫、减噪、防止水土流失的工程功能,也有改变温度、湿度和风速的气候改造功能,尤其他具有创造各种空间的建造功能和给人以美感、供人观赏的美学功能。正是由于上述各种功能作用使人们生活在绿色植物环境中会感到凉爽、湿润、清洁、安静、舒适愉快。园林设计师的任务就是在充分发挥这些功能的前提下提高和创造它的艺术效果,使两者结合起来,形成美丽动人身心愉快的园林美景。因此,要想在园林设计中正确运用植物要素,就必须在了解植物的环境方面功能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植物观赏形态。园林植物的外部形态观赏特征主要有树冠、枝叶、干、根、花朵等。树冠,远观其轮廓形体和色彩变化,近视其枝叶粗细大小,疏密,体量轻重而给人不同的感受。植物的叶形、叶色和落叶后的枝条均可供观赏。树根是植物支撑树冠的基础,树干是支柱,主干直立高大的大乔木,气势雄伟,整齐美观。有些植物如水杉地上部分的板状根,给人以美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园林植物的花和果由于只有奇特的形状和艳丽色彩而成为主要的观赏对象,其中花果应从花姿、花色、花香和果形、果色等几个方面来观赏。掌握了植物的观赏特征后,为植物的配植打下良好的基础。
园林植物的配植形式主要包括孤植、对植、丛植、树群和树林。孤植是指在一个开旷的空间,如一片草地,一个水面附近,远离其他景物,种植一株姿态优美的乔木或灌木的配植方法,用作孤植的植物应具有一定姿态的树形,如挺拔、雄伟、端庄、展枝优美,线条宜人,或有美丽的花朵及果实。对植是指在轴线两侧对称种植树木的方法。对植的要点是必须使轴线两侧达到均衡,最简易的做法是选择相同种类,同样大小的树种进行配植。丛植是指数目在2到10株树木之间,由具有较为独特优美的乔木所组成的以表现群体美感为主的种植方式。学习丛植的设计方法,必须先熟练地掌握3株丛植的基本方法:即3株树丛植,其种植点的连线是不等边三角形,且体形最大的一株与体形最小的一株相对接近,形成一个组合,而体形居中的一株,远离其他两株,形成另一个组合。在此基础上,就可以举一反三地进行4至10株树的丛植了。树群是指将20至30株树进行混栽的种植形式,而树林则是大量树木群植在一起的种植形式。在现代园林中,树群和树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树群树林的设计要注意各类植物的生态要求,如对阳光、水分、土壤等条件的适应性。在构图上应以常绿大乔木在中间作背景,落叶乔木稍靠外侧,小乔木、大灌木依次放在更外面的边缘。还要注意林相分布,树木要以混交为主并展示出多种层次上的不同种类的植物所特有的观赏特性。
4.建筑:现代园林中园林建筑虽然在占地面积上已经无法与山、水、植物相提并论,但它仍然在构成园林风景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园林建筑在园林中同时具有使用功能和观赏功能两方面的要求。因此在它的布局、结构和造型上既要满足人们休息、娱乐、服务方面的需要,又有和环境协调、具有新颖的体形和一定的趣味性。通常将园林建筑分为文教宣传类、文娱体育类、点景游息类、服务性建筑等几大类型:其中点景游息类建筑是园林建筑中最重要的部分。这类建筑中的亭、廊、榭、舫、阁、殿、斋、馆、轩等是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些建筑形式大都是由于环境需要而形成的。它们之间从外观形式上来看,最大变化来自于屋顶的式样,屋顶的形式有硬山、悬山、歇山、庑殿和攒尖五种,学习园林建筑的布局和设计方法,首先应了解各种建筑的基本形式及其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如攒尖顶的亭子宜于表现高峻、向上的气势、而歇山顶的亭子则宜于表现强化水平趋势的环境。其次是掌握园林建筑选址的方法,也就是古典园林中的“相地”。如在山地、水畔、平地如何设亭建廊,山地宜于远眺,尤其是山巅、山脊上,眺览范围大,方向多,同时也为登山中的休憩提供一个坐坐看看的环境。山上建亭,不仅丰富了山的立体轮廓,使山色更有生气,也为人们观望山景提供了合宜的尺度,水边设亭,既可以观赏水边的景色,也可丰富水景的效果。水面设亭,一般应尽量贴近水面,宜低不宜高,突出水中为三面或四面水面所环绕。水面设亭的布置大小要与其所面对的水面大小相适宜,位于开阔湖面的亭子的尺度一般较大,而在一些较小的空间和水面,宜于设置半亭或布置较小的亭子。桥上设亭,也是我国园林艺术处理上的一个常见手法。设计得宜,能收到增加空间层次,丰富湖面景色之效。平地建亭常位于道路交叉口上,路侧的林荫之间,有时为一片花园、草坪、湖石所围绕,或位于厅、堂、廊、室与建筑之一侧,供户外活动之用。平地建亭要注意适当地改造原有地形使之与建筑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将山石、水池引入到室内,以弥补自然气氛的不足。
山地建廊可供游山观景和联系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