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花坛草花业在我国
花卉产业中异军突起,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之势,在城市绿化、美化居所、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北京“申奥”和上海“申博”相继取得成功后,中国草花市场引起众多国外草花育种商和经销商的关注。
在昆明世博园,草花的大量使用给花园大道带来恢宏的气势。
雨帆摄
地区产业发展不平衡
我国草花产业可以说是刚刚起步,
各地区产业进程发展非常不平衡,西部一些内陆省份,目前草花栽培仍是小农生产方式,自给自足,自产自用;许多沿海发达地区如江浙沪地区,广州、深圳、大连等地则已基本与国际接轨,以现代化模式,使用进口种子,穴盘播种育苗等方法,进行大规模专业工厂化生产。
由于各地差异极大,同时新技术新观念正慢慢地向中西部渗透,如果能从西到东,从北到南,进行一次草花产业调查就可能写出一部中国草花产业50-60年的发展史。
草花产业发展势头不可阻挡
这几年,凡大规模从事草花生产的企
业和个人,其总体上效益比切花生产和大多数盆花生产者都要好些。
从2002年全国草花生产情况看,产量比上一年约增19%。据预测,在2008年之前,全国草花的生产量可能实现翻番。
台湾草花产业初见规模
台湾是我国草花产业起步最早的省
份。1957年,台湾花卉业者将美国的矮牵牛、非洲凤仙、四季秋海棠、彩叶草、一串红、万寿菊及滨菊等新品种引入台湾种植,到处推广在人工环境下进行无土介质培育花苗,历经十多年,逐渐被业者及研究机构所接受。1989年,美国Ball种苗公司,于台湾积极推广其草花种子及穴盘系统(plugsystem),加上人们收入提高,出国旅游兴盛,在参观欧美市容及居住环境后,大力推广环境美化,如在公园及马路分隔岛上已开始种植各种草花,草花的市场日益扩大,促进了草花产业蓬勃发展,现已渐具规模。
经过几年的调查,我国其他地区的草花产业也已各具特色,以下按不同地域分别论述。
华南地区
华南地区作为我国改革开
放的前沿,花卉业的发展一直蓬勃发展,近年草花产业也发展很快。
广东省是南方草花业发展最快的省。2000年,广东省花卉种植面积
9000多公顷,年产值超过13亿元,年出口创汇额6000多万美元,从业人数超过5万人。
2000年,广州市大批引进国外的优质草花幼苗、种子。其中芳村的草花生产在广州占主导地位。深圳作为全国园林城市,由于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草花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2000年,深圳市年生产草花数量达250万盆。
珠海亦是全国首批园林城市,已拥有各类花卉基地38个,经营面积3000多亩,从事花卉生产的农户300多家,企业10多家。草花的发展步伐也在日趋加快。
海南省1997年前草花生产仅限于菊花,近几年品种逐渐增多,鸡冠花、一串红、万寿菊、孔雀草、非洲凤仙等已成为市政摆花的新宠。市政园林部门通常以拨款的方式交给下属单位生产,主要用于五一、国庆、元旦、春节等节日摆花,年生产量在海口约20万盆,儋州、三亚各10万盆左右,盆花售价一般为3~5元/盆。海南省专业从事草花生产的私人苗圃还很少,消费对象多为大的机关、酒店,市民个人消费极少,所以对于海南市场有待于进行消费引导。由于海南常夏无冬,年平均温度在23℃以上,许多草花品种因为气候不适应而无法大力推广。
湖南省以往主要从广州、昆明等地运花供应当地花市,品种也多以菊花为主。近年来在市政府领导的支持下,长沙、衡阳、株洲等城市有了自己的花卉交易中心,年生产草花量在100万盆左右,售价在3~8元不等,生产单位仍以市政园林单位为主。湖南省政府利用长沙红星花卉市场开业的契机,在湖南省现代农业示范园、明日风花场、立达人花场等大型花场大力发展鸡冠花、万寿菊、非洲凤仙、四季海棠、石竹、非洲菊等的生产。2003年,长沙开展活动较多,特别是全国五城会在长沙的举办,给花卉的销售带来了机遇。但从目前状况来看,地栽草花需求较少,大多用于街头、场馆摆放。
福建省目前的草花业处于调整的过程中,草花的总用量处于稳定状态,福州地区有下降趋势,厦门地区有少量的上升,但整个草花市场的规模还不够大。福建省的草花生产主要集中在沿海一带,如厦门、福州、漳州、泉州等地,其中厦门生产量最大,年生产量大约在300-400万盆。福建内陆一些地区通常还使用传统品种,其他地区的草花生产尚未大量启动。估计整个福建省的进口花种销售在80-90万元。
广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