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5月,我们承担了江西省吉安市的泰井高速公路中一段长约6.5公里的路基边坡生态防护绿化工程。
青翠的大山被人工的力量劈开,露出红色的土壤,从泰和县一直延伸到老区井冈山腹地。
甲方要求,将泰井高速路建成一条“绿色路、环保路、生态路”,选择植被要求土生土长,植物全覆盖,土石不露天,草、灌、乔结合,适草、适树、适生,建成三季有花的景观路,恢复原生态。我们根据甲方要求,迅速展开全面施工。
植草是迅速见绿的最佳选择。乡土草种有,但种子不易大量采集,零星铲挖不但是杯水车薪,也会破坏当地植被,因而进口草种依然要唱主角。全线喷植的草种为百慕大、百喜草、画眉草和白三叶混播,又加上豆科的马棘、胡枝子两种灌木。
我们忙着调拨草种,做发芽率试验和确定草种配比,同时在坡度为45度的岩石路堑边坡上钻孔,打上16毫米的螺纹钢锚杆,注浆固定后挂镀锌铁丝网,路基边的红土加入当地肥沃的灰黑色稻田土,掺入草籽、长效复合肥、保水剂、粘合剂、425#硅酸盐水泥黏结剂、pH 值缓冲剂等基材,充分搅拌均匀后加入适量的水,将其喷射到坡面上,形成厚10厘米的种子温床,盖上雪白或浅绿色的无纺布。恰逢雨季,饱满的种子在雨水的滋润下,萌动、发芽,迅速形成绿毯,覆盖了整个坡面。密集的草根起到了固土的作用,茂盛的叶面抵挡着暴雨的冲刷,坡上的绿毯起到了防护功能。
夏季来临,酷热没有阻止住施工的进度,暖季型草种发芽成坪。施工延续到了秋季,温度合适了,却遇到了40年一遇的大旱。我们的两部洒水车没日没夜地把井冈山上流下来的河水运到坡下,再喷到坡上。草种在辛勤的浇灌中艰难地生长,一个个坡面在恢复着绿色。
冬季来临时,我们完成了最后一个坡面的绿化,草种已进行了调整,冷季型草种高羊茅和白三叶是主角,绿油油地挂在坡上,而暖季型草坡已是枯黄一片。一场大雪使整个道路、山峦变成白茫茫一片。
在我们撤出工地之前,我沿着施工路段又走了一遍。夕阳下,一坡一坡的草皮披上了红霞,我的眼睛变得有些模糊,心中感叹:“这就是生命,是火种,是开路先锋。它们艰难地扎根,然后是乡土草种的侵入和定居,还有乡土灌木、乔木,最终郁蔽成乡土植物群落,保持着边坡的稳定,使其与自然融为一体。就像当年老一辈革命家开辟革命根据地一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霞光中随风摇曳的小草,显示出生命的顽强。
井冈山上那映着红霞的一个个草坡深深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请作者速与本版编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