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的萌芽力很强,无性繁殖就是扦插法,留桩再生法,伤根萌芽法,压条繁殖法,余根繁殖法。①扦插法。苗圃地选择应以阴凉、湿润、腐殖质较多的半沙质或香灰土为好。扦插时间,宜为早春新叶未萌发之前,一般惊蛰前将一年生的新枝条剪下,切成5个头芽的插条,上部一个芽要与顶端切面相平,下端切口面成马蹄形。这样随切随插入苗床中,深度为插条的2/3,株距8-10 厘米,行距20-25 厘米。插好后经常保持畦土湿润,高温季节还要搭棚遮阴,以保持阴凉湿润,有利新生根生长,在夏、秋季节要除草,除小除了,结合追肥,到翌年春即可移栽。②留柱再生。在5、6月,立夏至夏至,砍伐杜仲树时,不要把树桩挖掉,因砍伐后的树桩能够很快地萌发再生,这个期间砍伐的过30-40 天就能萌芽再生,7月份砍伐的要过60至70天才能萌芽新苗,有的到10月小阳春还要发芽,但10月萌发的嫩苗容易冻死。一个树桩有的能抽芽数株,要在萌芽根部培土,以利新根生长,这样到翌年春就可挖取移栽。③伤根萌芽法。由于杜仲的萌发力很强,可把大杜仲树的主根皮挖伤,然后覆盖泥土,也能萌发生长新苗(一般在惊蛰前伤根较好),过一年后,也可削下移栽。④压条繁殖法。在早春季节雨水前后将杜仲幼苗的枝条用泥土或砖、石块压入土中,只要土壤湿润,湿度适宜,深约8至12厘米,枝稍露外,使枝条萌发新根,第二年就可切下移栽。⑤条根繁殖法。在种子育苗地内,春季挖苗定植,有意识地将主根下端留部分于土中,再把原林地加以整理,待其萌发成苗后,再挖取作栽培之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