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冯文东报道 在4月15日举行的“中国高尔夫球草坪高峰论坛”上,来自美国、德国和国内的专家围绕着高尔夫产业与环境这一主题进行了演讲。 美国林肯大学教授RochGaussion针对果岭年限的增长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中微生物的影响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北京林业大学草坪研究所所长韩烈保从中国高尔夫环境问题的提出、国外的研究结论、国内高尔夫球场与环境研究现状等方面阐述了高尔夫球场和环境的关系。德国资深高尔夫球场建造师JurgenMokinski主要论述了建造球场中更应关注场地本身的特性进行规划,避免对场地内原有动植物、水资源等各生物圈的破坏,追求自然景观效果以及在球场养护中应少施化肥农药,依靠球场自身自然良性发展的理念。中国资深设计师卢军在演讲中反复谈到“利用、结合、融于自然”的设计理念,尽最大限度的保护球场原有生态环境的观点。美国明尼苏达州州立大学副教授BrianHorgan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博士侯文华也分别做了演讲。 会后,JurgenMokinshi告诉记者,他看到中国的球场目前还没有做到足够关注自然。他建议应该摆脱美国式纯粹追求人工景观的建造模式,减少大量土方工程,避免对当地环境较大改动,政府也应针对高尔夫球场制定更加详细的政策。他说,这么多业内人士开始关注高尔夫球场的环保问题,是个好现象。 左起:卢军、JurgenMokinski、韩烈保、BrianHorgan、RochGaussion、侯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