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1956年的北京市西南郊苗圃,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黄庄。那时的苗圃远离市区,苗地面积400亩,有上千万株苗木。如今,随着北京城区建设的发展,西南郊苗圃变成了一个被城区包围的“城市苗圃”。如何顺应这种变化?西南郊苗圃经过多年的探索,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今年45岁的苗圃场长王建生,在这里已经工作了10年。“这10年是西南郊苗圃变化最大,也是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王建生感慨地说,“过去,我们是北京市园林局绿化处的一个下属国有苗圃,上级主管部门让种什么就种什么,需要多少苗木就繁殖多少,根本不用为卖苗发愁。如今,绿化处已经完成了转企改制,归入了北京城建集团,步入了企业化运转的轨道,如果我们不能顺应这个变化,不用说继续发展,就连维持生存也是很困难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改革。”王建生说,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机制,轻装上阵”。那时苗圃拥有职工128人,苗圃管理粗放,几乎年年亏损。近年来,通过精简机构、制定岗位责任制等一系列改革后,苗圃在岗职工仅保留了37人,人人责权清晰,职工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苗圃也开始焕发出勃勃生机。从2002年开始,西南郊苗圃的经营状况开始明显好转,如今每100亩产值高达180万元。 “机制活了,大家的经营思路也越来越宽了。”王建生说,为了彻底扭亏为盈,苗圃采取了“多种经营,服务主业”的经营思路。几年来,苗圃利用自身环境优势,先后与多家投资商合作,建起了休闲度假村等几个合作项目,每年为苗圃创利200万元。 “有了稳定的资金,苗木产业的发展也就有了后劲。”王建生认为,多种经营搞得再红火,其目的也是为了苗圃的发展打基础。“调整品种,扩大外延”是苗圃发展的最终方向。西南郊苗圃在北京苗圃行业中,尤以雪松而见长,他们的5000多株大规格雪松全部都经过了5年以上的本土驯化,株型高大,树势丰满,适应性强,胸径全部在10厘米以上,价格尽管比同类产品高出1倍,但依然好销。养大苗,养好苗,成为苗圃提高产值,在现有土地上产出最大效益的有效途径。最近他们加大了对雪松、玉兰等拳头产品的繁育和管理力度,变粗放管理为精细化、标准化管理。 由于近年来的多方占地,苗圃面积目前已经减少到240亩。为了拓展发展空间,2004年,他们在北京房山郊区窦店镇租地230亩建立了苗圃分场,在保持特色品种的基础上,先后引进生产了70多种市场上畅销的苗木品种,繁殖量达23万多株,其中仅大规格玉兰就有2000多株。 王建生满怀信心地说:“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延伸,很多苗圃都将会面临和我们一样的问题,我相信,只要思路正确,管理跟上了,‘城市苗圃’的发展空间会更加广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