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桐作为行道树,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种植广泛。但是如何解决法桐果毛污染问题,一直是园林技术人员攻克的难题。河南焦作市曾采用喷激素办法促法桐败育或球果尽早脱落,但效果不太明显。郑州市则投资30万元将近万株大法桐砍头后高接少球法桐。由于大法桐砍头后使遮荫的绿色长廊一时间变成了烈日当头的酷热街,于是在郑州市引起了一场"要毛毛还是要烈日,法桐是否需要砍头换冠"的争论。河南省建设厅专门邀请河南省7个地市的园林专家对郑州市法桐改造进行"会诊",与会专家各抒己见。那么,法桐究竟是否需要砍头换冠,我们认为法桐特别是成龄法桐不宜砍头换冠,而要因树而异,采取措施。
1.法桐是群众的"空调器",不能轻易砍头换冠。
众所周知,法桐之所以被广泛用于行道树种植,是因为其具有五大特点。一是生长速度快,3至5年即可成荫,6至10年即可将几十米宽的街道形成绿色长廊。二是遮荫面积大,叶面积指数高,制氧能力强。三是覆盖率高,夏季遮荫效果好。据测定,同等条件下,法桐树下气温比油松等小冠树可降低10℃左右。四是防风降尘降低噪音效果好,一排法桐可降低噪音10至30分贝。五是增加空气湿度效果好。在法桐树下,空气湿度可增加50%至60%。因此,尽管法桐存在果毛污染和落叶周期长的缺点,但群众仍强调"宁要果毛,不要烈日"。作为园林工作者,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避免草率行事。
2.法桐改造要因树而异,不能一刀切。
几年来,为了改造法桐,个别城市不惜代价,不是将成龄法桐连根去除,就是动大手术将树冠一刀切除。这样不仅引起群众强烈反响,而且也使这些城市绿化覆盖率骤然下降。焦作市在法桐改造方面持宽容态度,主张保持原状,顺其自然,取其所长,为民造福。但对法桐果毛污染和落叶期长等问题也进行了专题研究。我们的做法是因树而异选择改造方式。一是对未出圃的幼龄树引进少球法桐进行嫁接换头。二是对已定植的行道树采用化学激素处理减少果毛污染和落叶周期。三是对成龄法桐维护原状,让其发挥生态效应。
3.加大法桐育种技术研究力度,培育无球法桐造福人民。
法桐的主要缺点是果毛污染。目前,我国已经培育出少球法桐。我们认为国家要加大法桐育种技术研究的力度,组织科技攻关队伍,用辐射育种等高科技育种手段打破法桐的遗传规律,培育三倍体甚至多倍体法桐,使其达到雄性不育或雌性不育的目的,从根本上解决法桐果毛污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