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师看《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出台
“《办法》是历史文化保护与开发建设相协调的保障。”——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俞孔坚
“《办法》的出台有利于保护我国众多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使保护这些古老的历史文化遗存有法可依。”李鹏对记者说,“以前,国家对保护历史文化遗存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在法规制度方面还不是很完善,以致于现在有些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已经被破坏,不再具有保护价值。这是很令人痛心的。从景观设计的职业道德来讲,我们设计师在一些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附近做规划时,一定会考虑到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存的问题,这样做出来的景观才能更好地和当地历史文化融合。”说到这里,李鹏和记者提到了今年元旦西安建成亚洲最大音乐喷泉广场一事。“在大雁塔旁建如此大规模的景观广场,我认为不太合适。”李鹏说,“广场的落成虽然能够提高当地旅游收入,丰富西安市民文化生活,而且也有一些反映当地文化的艺术雕塑,但究竟能否与大雁塔以及古城西安的历史文化底蕴相融合,对保护当地历史文化遗存有无益处,还是值得探讨的。”
“保护历史文化遗存是景观设计师的职业道德。”——广东棕榈园林有限公司设计院设计师李鹏
史丽秀说:“中国许多历史悠久的城市都存在对历史文化遗存进行保护的问题。《办法》的出台对保护历史文化无疑是有益的。这一方面表明我们国家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重视保护我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出台这项办法也将有利于吸引国外游客到我国旅游。外国友人来到中国就是想看看我们一些独有的历史文化景观,比如长城、故宫、兵马俑,还有像北京的胡同、四合院,江南的私家园林等等。如果这些具有中国历史文化特色的建筑、街区都不存在了,对中国人民是莫大的损失,对世界人民也是难以交代的。”“现在国内不少历史文化古城、村镇、街区为了发展当地经济,都在大力开发旅游业。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由于保护措施不利,不少历史文化遗存已经遭受破坏,甚至不复存在。如何使发展旅游经济与保护历史文化遗存良好的、和谐的共存,是很值得一些政府部门的决策者思考的问题。就像周庄,原来古韵丰厚的水乡已逐渐被现在浓厚的商业氛围所湮灭,经济是得到发展了,但如果周庄的历史文化气息没了,还能吸引来游人吗?其实这与‘杀鸡取卵’是同样的道理。”
“《办法》的出台对保护历史文化无疑是有益的。”——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景观设计研究所副所长史丽秀
一向倡导“景观设计要尊重地方文化”的俞孔坚十分支持《办法》的出台。他对记者说:“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蕴藏着众多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这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笔无价的景观财富。当代景观设计师的职责之一就是要在设计时协调好现代发展与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这也还是土人所倡导的‘追求天地、人、神之和谐’的理念。现在不少拥有历史文化遗存的城市都在大兴土木建设。但是,多数情况下,当一座座现代化的建筑拔地而起的同时,一些具有本土特色的历史文化便被掩埋了。这与部分业主、地方政府决策者在保护历史文化问题上的意识不强有着直接关系。”俞孔坚认为,《办法》的出台表明了国家在保护历史文化问题上的鲜明态度,这将成为历史文化保护与开发建设相协调的有力保障。下一步就要看在实施过程中能否落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