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植物园的建设,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对于我国植物学方面的专家来说,这更是一件快事,他们时刻关注着事件的进展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中科院植物园工委会主任许再富:作为一个多年从事植物园研究和管理的工作者,看到国家领导人这么重视植物园的建设,我很感动。我认为南北两园合作共建国家植物园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建设国家植物园,尤其是要建设国际一流的植物园需要做更多的工作解决发展中的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土地问题。接着就是要作好整体规划,就规划我认为应掌握三个原则,一是丰富的科学内涵,二是优美的园容景观,三是科学与文化更好的结合,建设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植物园。再有就是主要项目的建设问题,我觉得,除了要继续建设和完善北植的温室和南植的标本馆,还应该在北植建一个冬季常青园,在南植建一个科普教育设施——自然博物馆。
另外,有一点我很担心,那就是体制问题。因为两个园的归属不同,我希望在中科院和北京市政府的领导下,两园能探讨一个很好的体制和运行机制,避免在建设发展中不必要的磨擦和麻烦。
北京林大园林学院院长张启翔:国家领导人这么重视国家植物园的建设牞对我们园林界来讲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与地方植物园不同,国家植物园除了保存和收集植物的功能外,还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水平,另外也为国际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世界上发达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家植物园,现在建设我们自己的国家植物园的火侯到了。北京植物园本身有地理优势,也有历史基础,目前两个园子还不能代表国家的水平,需要整合资源,以世界一流植物园的水平为目标来加快建设。
原中科院北京植物园主任张治明:国家植物园是一个国家综合科技力量的体现,也是人们精神面貌的体现。国家植物园不仅需要用一流的设施来武装起来,而且需要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技成果,需要植物、园林等方面的科学内涵来充实。我们的国力已经达到了这一步,现在提出来正是时候。国家植物园的建成,对于地方植物园的建设能起到推动示范作用,有利于提高我国植物园建设的整体水平。
现在的北京植物园,一条路两边各有一个,都在独立搞建设,但是又都有各自的局限,如果不联合起来,建成世界一流的植物园的愿望很难实现。把两个园子的资源整合起来,互通有无,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利于集中力量来建设世界一流的植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