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传花(传说篇)
天无涯,海无垠,漫长且迢遥。有那么一艘不知从哪儿来,也又不知往哪里去的孤舟,犁开恶浪劈落惊涛跌入波底跃上峰巅,跋涉在彼岸飘茫乡埠悠悠的海面。唯有信念与意志傲然挺立,支撑樯桅、风帆和疲惫的灵肉,维系生的企望、梦的憧憬、不屈的脊梁、高昂的头颅。
陡然忽悠,一道闪电撕裂云的衣裳,雷霆顿作隐隐从远方而至逼迫耳畔。尔后又无数金蛇在天空狂舞,轰隆隆此起彼伏不绝如缕。突然,孤舟折帆断桅舱倾船覆,怦然迸裂身葬鱼腹。哀号传遍八垓四野,最初的呻吟和断后的怒吼都坠灭在深渊,消失在溟溟。
从舱内漂泊而出的精灵依然顽强,那凌波仙子,携侣率众开始逃生、开始流亡、开始新的生涯,漂向东岚葱茏的平潭。那云遮雾障的君山后,那插云峰观日台之麓,那洗尽征尘休憩灵肉的栖身之地,茁茁成长洁白晕黄的小花,碧绿翡翠的叶丛,于日月星朗照下的秀姿神韵、气度情操。
于是,在我们祖祖辈辈、世世代代繁衍劳作的皇天厚土上,从此有了她的芳踪倩影,玉洁冰清、娉婷而立、清香拂远。每一盏淡黄的笑靥都预示着阳春的温馨,每一叶茵郁的柔荑都揭开崭新的季节,每一片雪白的鳞茎都蕴涵勃勃的朝气。
东海明珠异彩纷呈(现状篇)
平潭地处福建省沿海中部,是全国第五大岛。全县由126个岛屿组成,陆地总面积370.9平方公里,辖7镇8乡、1个国营农场、200个行政村居,其中小岛乡4个,总人口39万人。
据高级农艺师、先后曾任平潭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政协副主席的杨锦钿女士介绍,“1978年7月,时任县企业局局长的冯立潮为发展家乡经济,首次将野生水仙花种子送往厦门市园林局鉴定,并于1 979年开始组织人工培植,经县农业局和县科委的大力倡导,开始逐年发展起来。1984至1985年全县仅种植135亩,生产成品球20万粒左右,销往广州、北京、上海、长沙等地。种水仙花经济效益高,每亩产值比甘茹、花生高出7至10倍,是平潭县种植业的一大优势,也是平潭县今后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水仙花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在平潭县推广试种后,经过十年间的发展基本维持在200亩左右。1990年,国家农业部会同国家科委对全国各地水仙花进行科学鉴定,平潭水仙被评定为中国水仙优良品种,并正式命名为“平潭水仙”。1992年在香港参加第六届国际花卉展平潭水仙花获得“最佳展品奖”之后,全县水仙种植面积迅速增长。199 7年生产规模达800亩左右,1998至2000年规模一度达到2200亩。但从 2001年后市场逐渐疲软,2002年降到1500亩,到2004年只剩下800亩左右,产值300余万。
平潭作为一个岛县,发展的潜力与优势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区位优势。平潭东濒台湾海峡,西临海坛海峡,位居福建沿海大开放地带的前沿,扼守西太平洋沿岸海上南北大通道的要冲。
二是海洋优势。平潭海阔岸长,捕养俱佳,有鱼、虾、贝、藻类6 79种,可供养殖的浅海滩涂1.07万公顷,海岸线长达408公里。
三是港口优势。平潭县拥有众多避风条件良好的港湾和深水岸段,可建立优质港口数十处,其中可建万吨位级别以上的有十多处。
四是建材优势。岛上花岗岩储量目前已探明的约8亿立方米,石英砂储量约10亿吨,品质优异,开采方便。
五是旅游优势。经国家地理专家考证确认,平潭是个巨大的旅游资源宝库,是个天然的地学博物馆,被评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六是新能源优势,最突出的当数风能和潮汐能。平潭县年均风速为8.4米/秒,可利用的风能区域约有230平方公里。全县潮汐能可供开发的有11处,总装机容量32.46万千瓦,年发电量约8.95亿千瓦时。
明日更加辉煌(期待篇)
“一家美国公司刚刚和我们签下订单,平潭水仙花将再次漂洋过海,在异乡展现独特风采。”这是不久前从平潭县传来的消息。据介绍,去年平潭水仙开发总公司参加2003年度全美春季花卉展销会,带去的水仙得到很高评价。“这是平潭水仙来自国外市场的第一张单子,虽然量不大,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