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今日旧貌新颜
在北京京郊,他是一位杰出的代表人物。
1991年,记者到北京花乡采访,曾写过一篇反响不小的文章,那就是《花乡有个王茂春》。属猴的王茂春,当时只有35岁,是草桥绿化队的队长。就是这个圆脸庞、个头不高、显得精明强干的小伙子,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之下,经营管理上显露出了“尖尖角”。1990年,只有30名职工的绿化队,年纯收入达到了45万元,人均创利1.5万元,经济效益在花乡名列前茅。
没有多久,王茂春脱颖而出,成为3千多人的草桥村的当家人。然而,在花乡15个自然村,草桥的综合经济却不那么露脸,排名是倒数第3。1991年,全村所有集体企业上缴村里的利润,只有70万元,另外就是100多万元的租金收入。全村固定资产加上流动资金,也就1300多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不足2500元。春风秋雨,晨露夕阳,岁月如梭,草桥还是那个草桥;但在王茂春的领导下,草桥如今已经彻底改变了模样。
就在记者采访王茂春的前一天,也就是2006年3月26日,王茂春的家人为他悄悄地过了50岁的生日。想起这些年的风风历程,他的内心还是非常欣慰的。因为,他领导的草桥村,截止到2005年,全村的固定资产已经达到了15亿元,年销售总收入12亿元,实现纯收入2.6亿元,向国家交纳税金5400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为2万至6万元。
今天的草桥,人人有工作,家家奔小康,按王茂春的话说是:“上管老,下管小,一个也不能少”。不仅如此,草桥还给社会提供了3千多个就业岗位。
旧貌变新颜的草桥,真正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颗耀眼的明星。
发展迅猛 身正影正
王茂春最初成为草桥的领路人时,并非像他当草桥绿化队队长那样,人人都是唱赞歌的。
1991年11月15日,他接草桥村老书记的班时,老书记的年薪只有6千元,而他在绿化队当队长,已经拿到了近2万元。于是,村里就有人传出风凉话:“这小子有钱多的不挣,非要拣少的拿,真是有病!”还有的人说:“他当这个头儿,还不是为了以权谋私!”
王茂春坚信:脚正不怕鞋歪。既然领导信任,他就要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为改变草桥的落后面貌尽一份力。
他上任没多久,当着许多村民的面,搞了一次就职演说。
他挺着胸脯,郑重地向大伙儿说:“从1992年起,咱草桥村的经济要年年有发展,老百姓的福利要年年有提高。只要一年草桥没发展,我就下台!”
王茂春为何敢说又为何要说这样堵自己后路的话?因为他从总设计师邓小平那里找到了力量的源泉:发展是硬道理!他知道,只有通过发展,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
记者在草桥实业总公司建设的世界
花卉大观园采访王茂春的事迹时,公司的副总经理林凤军很是热情激昂,她向我们列举出这些年来在王茂春的领导下,草桥不断开拓发展的轨迹。
1992年,草桥成立了御花园。1993年,草桥成立了汽车出租公司和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1994年,草桥成立了京开花圃、玫瑰花园。1995年,草桥成立了鲜花园艺中心。1996年,草桥成立了房地产开发公司,启动旧村改造工程。1997年,草桥建立了玉泉营建材市场。1998年初,草桥建立的花乡花卉市场开业,这年年底,草桥建设的玉泉营花卉展销厅开业。2000年,草桥东路商业街和汽配一条街建成。2001年,草桥成立花乡花木集团,开创了北京花乡从事工厂化生产高档盆花的先河。2002年,草桥建成4万平方米的居然之家家具城。2003年,草桥投资1亿多元,建成世界花卉大观园。2004年,草桥建成高尔夫球练习场,从2004年到2005年,草桥还同时建成11个与餐饮和商业有关的经营项目。这两年,仅这11个项目,每年使草桥获得经济效益就有5千多万元。
数据是枯燥的,但这些数字也是最说明问题,最振奋人心的。
在如此繁荣的草桥,上上下下有几十个公司重要岗位,但按王茂春的话说:“没有一个跟我有亲戚关系。”
记者问他:“为什么?”
王茂春严肃地说:“我当草桥这个官儿,是给大伙儿干的,就要任人唯贤,七大姑八大姨都进来,我还怎么管理!”
有一阵,他的一个亲戚憋不住了,找到王茂春,对他说:“你当官了,村里又有那么多的职位,我们怎么也得借你这棵大树乘乘凉吧!”
王茂春急了,一拍桌子:“你这哪是来乘凉,你是存心想刨我这棵树!”
王茂春的做法,得罪了亲戚,却得到了村民和干部的好评。下了班,他在村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