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小区遛弯儿,小区的大爷大妈都亲切地笑呵呵跟他打招呼。
高瞻远瞩 迎难而上 在草桥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王茂春的,更多的是各种各样的阻力。
1995年,王茂春开始在草桥实行总体规划,为拆迁上楼做准备。一些老百姓知道后不理解,找到王茂春说:“我们祖祖辈辈住的是平房,不能拆呀!上了楼,我们的三轮车往哪儿放?我们干活儿用的农具往哪儿放?”
更有几个小青年,在路上拦住
了王茂春,骂他不是东西,说:“我们搬进楼房,转了居民找不到工作怎么办?到时候,我们打光棍娶不上媳妇你负责?”
王茂春听后,一时心里也犯嘀咕:“如果旧村改造搬楼房的做法不成功,我不是成了罪人了吗?”
但实际情况打消了人们的顾虑。随着草桥经济的快速发展,离开土地的900多名村民走上商业经营的路子,不但生活质量提高了,收入也逐年增长。
通过产权置换,目前草桥已为村民免费提供了29万平方米的楼房住宅。按每平方米6千元计算,就是17.4亿元。如今,草桥绝大多数村民都从平房搬进了敞亮的楼房,人均住房面积超过50平方米,几乎家家光房产就在百万元以上。
现在,草桥的小伙子个个都找上了媳妇,其中不乏空中小姐、公务员等,早年的担心,早已变成了笑谈。
上世纪70年代,草桥村出个大学生,走在街上,大家都跟看明星似的。如今,草桥应届的高中生,80%考上了大学,更有一部分深造的学子,考上了研究生。
1997年,草桥筹建花乡花卉市场时,村里一些花木经营者不理解,纷纷找到他,对他说:“咱是卖花儿的,你建了市场,引进了外来人卖花,不是跟咱抢饭碗吗?”
王茂春不这么想,他说:“现在是竞争的时代,你不搭建花卉市场平台,别人迟早也会建。为什么我们不抢先呢?”
实践证明,王茂春这一次又对了。现在,在三环路玉泉营环岛周围,形成了花卉消费中心。“花山花海花乡情,买花就到玉泉营”,在北京早已家喻户晓。
任人唯才 管理有方
记者在与王茂春的交谈之中,王茂春说他在实践中还总结了一些称之为“语录”的句子。
比如“保证企业运转好,人才也是第一生产力。用好了人,先进生产力就能发展起来。”草桥这些年的快速发展,就是培养和留住了一大批人才,对人才,他的看法是“文凭服从水平”。
在王茂春的精英团队中,有两个几乎没有上过学,一个是富长义,一个是魏奎刚。但他们有能力,有闯劲儿,干出了成绩。靠这些,前者做到了副董事长,后者做到了草桥京开花圃总经理。
王茂春说:“草桥的优秀人才,都各把一摊儿,一年都经手几百万元。让他们掌好权,我主要采取两个方法,一个是按劳动分配结合按生产要素分配,一个是有一套完善的监管制约机制。”
为了贯彻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他在村里召开的大会小会上反复宣传:要拉开分配距离,让有贡献的管理者多劳多得,使这些人有待遇,有荣誉感。与此同时,总公司实行财务中心核算制。各企业的公章,统一在总公司保管。每个企业的会计,由总公司委派,而且会计定期流动。哪个企业贷款,都要由总公司盖章并进行登记,先要过王茂春这一关。签订大的合同,总公司的法务办公室还要对合同进行评审。
同甘共苦 再创辉煌 紧跟时代脚步的草桥,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世纪70年代靠种花创收,80年代靠倒花创收,90年代靠提供花卉销售平台创收,21世纪靠赏花创收”,一步一个脚印,草桥的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现实。但王茂春这个当家人仍不自满。谈到未来,他向记者说的,还是那句让人热血沸腾的老话:“大家抱成一团,一块儿干,有福同享,有苦同尝,让草桥更美好,比什么都强!”
王茂春(中)在玉泉营花卉展销厅检查工作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