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C是以耐碱玻璃纤维作增强材,硫铝酸盐低碱度水泥为胶结材并掺入适宜集料构成基材,通过喷射、立模浇注、挤出、流浆等生产工艺而制成的轻质、高强高韧、多功能的新型无机复合材料牞是一种方兴未艾的新型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在环境应用中展示出丰富多彩的语言。
用GRC搞雕塑,这几年在我国发展很快,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雕塑艺术走向民众。在大连沿海岸线走一圈,到处可见用GRC材料塑造的海洋生物,山坡上巨大的海螃蟹和海螺吸引着游人留影、嬉戏。雕塑和人们开始接近了,可以任由人去摸、去蹬踩,而不仅仅是美术馆内收藏的作品了。以人为本不再是口号,在现实中成了自然而然的行为。
所谓的雕塑艺术,最初并不一定是由于艺术美作为第一需要而出现的,更多的是源于生存的自然流露或者其他的需要。大家知道陶器上的绳纹,据说是由于最初借用绳子裹住泥巴便于完成造型留下的痕迹,席纹样的产生也大体类似。只是后来人们喜欢侧重研究它的形式美,忽略了它的工艺过程,忽略了材料美。很长一个时期以来,人们习惯了现成品,习惯了常规工艺与材料,更习惯了成功的艺术模式。不分情况一律选用传统的工艺材料已满足不了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更满足不了人们渴望求变的心理需要。改革的年代呼唤创新意识,用G RC搞雕塑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一种探索倾向,这种探索需要激情和想象,需要对边缘学科知识的融汇能力,用纯技术或纯艺术的观点搞创新很难成功,GRC雕塑向人们表述着更新奇更有活力的故事。
在北京元大都遗址公园,雕塑家借鉴元朝一些小的石雕、绘画中某个有趣的部分或陶瓷上的特殊符号等变形为雕塑语言,再进行超体量放大,使之成为一个符合现代景观需要的新造型,这样的处理无疑是一种新的思路。实践证明,置于环境之中的雕塑需要由展示个人魅力回归到研究环境、服务环境方面来,这种创作形式符合环境美化的需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取向,因而是有发展前景的。耸立在北京西单广场的雕塑“风筝”,安放在北京长安大戏院门前的雕塑“京剧脸谱”等,类似的城市雕塑做为一种雕塑语言是积极的,是值得思考的。
雕塑的材料多种多样,有木雕、石雕、金属铸造、也有玻璃钢等合成材料,用水泥做雕塑已有很长的历史了。前苏联的雕塑“祖国母亲”高达一百多米,就是用水泥塑造的。四川美术学院在重庆沙平坝创作了一座长达几百米的巨型水泥GRC雕塑,用现代的手法微缩长江三峡,在错落转折的山体上恰如其分地布满了浮雕,不但美化了环境,而且充分显示了GRC材料的优势。雕塑家需要新的材料,GRC由此也找到了用武之地,“傻、大、黑、粗”这种对水泥制品的评价必将成为历史。
随着人类对保护资源意识的增强,选择真材实料的做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制约,用GRC进行仿石效果处理来做雕塑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了一条重要途径。这已经在雕塑界取得了初步共识,关键在于如何接近石材效果和确保材质的延年。接近石材质感的方法很多,比较好的一种方法是把石粉、石渣与水泥搅在一起,然后通过震捣或喷射方式成型,脱模后用剁毛或抛光的方法进行处理,充分暴露骨料,借以实现石材效果。GRC制品的延年问题,关键在于水灰比和密实度,需要在实践中摸索。
一件好的GRC雕塑,造型要有特点,又能表述与环境相协调的语言,在环境中起到提神的作用。许多艺术造型以不同的方式表述雕塑语言,例如人们受大自然启发用GRC堆山、造景,希望追求一种自然的美,像北京香山植物园大温室的假山、北京奇石馆的假山、天津芳水园的假山都是GRC制品,其面幅都在2000平方米以上,而且起伏错落丰富,多有通透转折,仔细体会不难发现雕塑语言。当然有的堆山叠石还显得缺少足够的神韵,如果形式更简洁,转折错落更讲究,形式变化更丰富,设计的意境更巧妙,雕塑的理念和形式将会更加丰富多彩,雕塑的思路会更宽,雕塑的故事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