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
该公园的凌良梅女士算过这样一笔账,公园菊花基地的保种技师有3位,一年的人工费就要七八万元,再加上水电、药肥、盆器,一年下来就得花掉10多万元,而南通市近两年每年拨款4万元,依靠国家补贴是远远不够的。从1984年开始,唐闸公园就开始了菊花的商品化生产,近年来针对消费者的口味,加大对大花型、深色型菊花以及造型菊的生产力度,菊花销售一直在上升,菊花占公园收入的很大部分。而且还通过和其他的风景区合作以展代销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们吃的是菊花的饭,发的是菊花的财。”凌良梅笑着说道。
“我们为养菊的技工设立的奖项非常多,超产奖、创新奖、破纪录奖、优秀栽培奖等应有尽有,还有每年的业务比武,这些都使得我们的员工更加敬业,操作水平提高迅速,产品质量得到提升,利润也上去了,而我们能收集保护的传统菊品种就更多了,自然形成了良性循环。而且根本就不会为后备人才紧缺的事情发愁。”说起成功心得,凌良梅颇为自豪。
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传统菊种植者意识到,传统菊要想有更大的发展,就一定要紧密地结合市场,开发商品性强的传统菊品种。据了解,天津的菊花保种基地、南京农业大学的菊花种质资源基地以及大京九公司都已经不同程度地走上了以菊养菊的道路。
发挥协会力量
中国菊花研究会会长张树林表示,目前,研究会也制作了光盘来使菊花爱好者辨明真伪,并在积极筹划建立网站,这个网站将通过图文对照,统一全国对同一传统菊品种的称谓,并会标注清楚品种的原产国籍。
“传统菊在我国很多地方都和文化结合起来了,所以它的商业前景应该不错,尤其是近年来案头菊和菊花的微型盆栽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走进千家万户已不是幻想。今后,菊花研究会也会尽力,为传统菊的保种、育种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我想传统菊会有与红掌、一品红等盆花竞争的那一天。”张树林对前景充满希望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