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普度大学园艺系生殖生物学副教授娜塔利亚(NataliaDudareva)从一个新的角度发现了花朵香气的生物学机理。
娜塔利亚和同事们发现,无论是由飞蛾传粉的山字草还是由蜂类传粉的金鱼草,其产生的香气都来自于相同的生化途径。他们同时发现,用于产生金鱼草香精油等香味物质的基本原料,也就是产生香味物质的生化前体的生成,是由一个独立的基因调控的。
娜塔利亚说,这就表明,在不同种植物体内可能存在着一种基本的基因调控机制来产生花香。现在我们知道,在不同植物体内的花香的产生是由相似的机制来调控的,而且产生香味物质的原料是参与这种调控的。这就使得在植物中进行有关花香的转基因研究变得更为复杂,因为在进行基因修饰前,必须先弄清在花瓣中是不是存在产生香味物质的原料。娜塔利亚说,缺乏原料也许就是人们以前试图通过对植物进行基因修饰以获得具有更为浓郁花香植物品种,但难以成功的原因。
娜塔利亚还发现,金鱼草与它的传粉帮手———大黄蜂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在白天大黄蜂活动频繁的时候,金鱼草释放的香味物质是夜间的4倍。研究人员在一张坐标图上,勾画出金鱼草在一天24小时中产生香味物质的量的曲线和大黄蜂24小时活动频度的曲线,这两条曲线几乎是重合的。大黄蜂为了得到金鱼草的花蜜,必须先落在金鱼草的下唇瓣上,然后钻入花冠内,而在这时,其背部与金鱼草的上唇瓣接触,从而使香味物质粘附在其后背和腿上。当它回到蜂巢时,就可以吸引更多的蜂前来为金鱼草授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