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国际花卉有限公司生产改造纪实
丹尼斯·塞考是澳大利亚国际花卉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他将一个低产量、老式的月季生产农场改造成为拥有现代化生产设备的大型月季生产公司。如今,该公司已拥有雇员50人,栽种各种花卉植物18万株,年产各类鲜切花450万支。
丹尼斯在生产方式上进行一系列的改进,其中最大的改革就是将常规地栽生产形式替换成水培生产模式。他说:“为了迎合市场,我们必须要经常更新品种。但是温室里已近贫瘠的土地无法胜任栽种新品种的任务。于是,我们决定学习荷兰花农的先进经验,以水培的形式开始全新的花卉生产之路。”
水培生产
丹尼斯将月季栽种在聚苯乙烯种植箱里,栽培基质是椰壳纤维,种植箱内插有2个滴水管,为月季输送水分和肥料。每个种植箱价值50 美分,使用期为4年。“起初,每个种植箱栽种6株月季,经过一段时间,我们发现每箱栽种4株月季有利于植株通风,更有助于月季生长。 ”丹尼斯说,“生产中,水肥供应都是经过电脑控制实现自动化管理,电脑还可根据时间和光照强度的变化调整水肥比例。水溶液的EC值和p H值也可根据电脑指示在营养液配比箱内进行调节。溶液混合设备是整个生产体系中最昂贵的设备,它可根据月季品种的不同以及不同的生长阶段调整工作程序,配置出适合当时生产所需的营养液。”
该公司技术部经理约翰·普瑞英斯鲁介绍说:“在夏季,灌溉设备将为每株月季输送大约1升水。每天,灌溉设备要工作32次,大约有 50%的水溶液将被排水系统排放出去。但是这些水溶液不会成为‘废水’,我们将它们收集起来,注入自来水,配成浓度为35%的新营养液,然后再将其重新输送给月季进行再利用。在此之后排放出来的水溶液,我们才称其为‘废水’。即便如此我们仍旧将它们收集起来,用于浇灌牧场里种植的其他农作物。经过这样一个流程,我们可以节省一大笔水费。”
公司的玻璃温室在经过更新通风设备和加热设备之后,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调节温室小气候的工作任务。“改进这些装置最重要的目的是提高冬季的花卉生产量。现在,温室冬季的花卉产量约为夏季产量的40%,而我们的目标是70%。这样做可以使我们充分利用现有生产条件,发挥潜力,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约翰说。
品种选择
经过几年的品种更新,如今,该公司已经拥有43个月季品种,而且全部为市场反映良好的优质产品。选择品种要考虑很多因素,其中包括产量、采后使用寿命、茎干长度、品种抗病性、现有花色种类以及流行花色等。“消费者对香味的要求很高,因此是否有香味以及浓度高低已成为商品的重要特性。而产品颜色无疑是更重要的。”丹尼斯说。
该公司主要销售婚礼花材,因此需要培育不同花色的月季。据丹尼斯介绍,现在,最受消费者欢迎的花色是深粉色、紫色和蓝色。花苞的大小以及茎干的粗细也是非常重要的。根据现在的市场行情,展开程度大,花头大的月季非常走俏。“红色月季通常只在情人节时表现出比较好销售势头,但是企业不可能为了一天的销售业绩而长期栽种某一产品,因此耐储藏就成为红色月季必须具备的一大特性。企业在挑选品种时,应考虑市场因素,这样才能高效率使用生产设备,而不会白白浪费时间和金钱。”
采后处理
丹尼斯将采摘工具放置在温室内,以便及时采摘。“采收后要立即把花茎放在特殊溶液中浸泡,然后再送入冷库储藏。从荷兰引进的包装设备会根据切花茎干的粗细程度和长度将产品进行分级,然后进行统一包装、捆扎,超长的茎干将被剪掉,以此来保证产品外包装的一致性。”
产品销售该公司生产的月季花主要通过位于富雷明顿的批发市场的销售点销售产品,还有一部分产品直接销往堪培拉。为了方便产品出口,现在该公司又计划将销售点设到纽卡斯尔市等临海城市。随着生产量的增长,公司开始尝试通过与苗圃合作进行产品零售。此外,他们还开办了专门的定货公司,聘请了2名专业花艺设计师负责承接婚礼用花的生意。
在拓展销售渠道方面,该公司创建了自己的网站,并印刷了很多宣传图册。“在一些婚礼花艺展示会和花展上发放这些图册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消费者如果看中了图册上的产品就会到花店购买商品,这样花商自然会与公司签订单。为了方便消费者购买产品,我们还为每个成品花束都起了一个名字。”丹尼斯说。
随着公司冬季切花产品销售行情逐渐攀升,如今,丹尼斯开始筹划建立全年客户服务体系,以便在冬季鲜花消费市场上赢得更大市场份额,获得更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