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日本花卉销售协会召开的国际花卉商业研讨会上,与会者通过GDP和人口分布等数据比较了亚洲其他各国与中国花卉产业的市场潜力,他们认为中国已经快速超越了泰国和印尼,成为更有潜力的巨大花卉消费市场。
中国有13亿人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卉消费量开始明显提高,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这从中国农业部公布的一组统计数字就可看出:中国2002年栽培面积为33.4万公顷,为世界第一;销售额约4408.5亿日元(包括生产商和销售商的销售额),出口额为8283. 2万美金,进口额为出口额的2.5倍左右。中国的花卉销售旺季集中在农历正月,约占年花卉消费的50%。一些重要的节日如元旦、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五一劳动节、教师节及国庆节的花卉消费也明显偏高。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是主要消费地。2003年,上海年切花消费量达到了5亿支以上,人均年消费达到40支,已超过了美国的人均消费量。
中国花卉产业迅速崛起是自1998年昆明世界花卉博览会开始的,之后花卉生产和销售蒸蒸日上。但促进中国花卉业整体发展的并不是靠农民生产花卉,而是靠企业投资。中国花卉界已有来自日本和欧美等国的外资企业,市场的有利条件吸引着更多的外资企业来中国投资花卉产业,同时这些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已经悄悄进行着。
目前妨碍中国花卉产业发展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一、各地生活水平的差异;二、栽培和生产技术的相对落后;三、品质差异没能反映在价格上;四、批发和零售并存的市场运营模式制约了零售商的发展;五、盗版品种的技术含量低,影响了生产管理和品质提高,并严重影响了更多新品种的引进;六、有关品种专利注册的法规有待完善,法规执行也存在问题等。
中国花卉品种权保护不成熟,是花卉生产历史短暂、品种保护路线不明确、行政机关实施力度不够和注册费用的昂贵所导致的。以过去15年为例,中国的品种权注册费用高达日本同时期的2倍左右。
在中国,至今生产者仍采用自产自销的模式,生产者在市场上与批发商、零售商共同销售,生产者和批发商以及零售商之间的分工不明确,导致了价格的波动,严重影响了花卉产业的发展。另外,中国比较缺乏日本花卉产业的最新信息,从日本引进的产品生产方向不明确。
研讨会在最终总结中提到,设想中国13亿人口成为花卉消费群,对日本花卉界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但同时中国市场目前还存在的诸多问题也要引起日本企业的充分重视,并找出更符合中国市场的销售策略。
编者按:
前不久,日本花卉销售协会(JFMA)在日本法政大学隆重举行了新春JFMA国际花卉商业研讨会。会上有三项发言涉及中国花卉产业,即伊藤忠商社(株)中国市场负责人平山浩二的《中国消费层的扩大和经济发展》;日本某花卉公司上海事务所代表的《关于中国花卉产业和品种权保护的问题》;大田花卉(株)代表的《现场看到的中国花卉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我们将其中部分研讨内容编译刊登出来,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