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人在接受外界信息的时候,第一层次是感应,第二层次是心理,还有第三层次,就是意识。我们可以通过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这对应的是感应这个层次。我们可以通过建设企业文化氛围,形成一种健康的环境,来规范员工的行为,这对应的是心理这个层次。那么,要真正理顺员工的心,光靠感应和心理这两个层次是不够的,这两个层次实际上还是“被动”的手段,员工还是“被动”地在接受“被规范”,这样是很难持久,也很难真正达到我们期待的效果的。那么,要使员工真正“主动”起来,必须到达“意识”的层次,就要采取激励的方法。 落实到管理思想如何“落地”上来,我们就必须理顺员工的心理。现实中,要理顺员工的心理,让员工快乐地工作,就要理顺我们企业的工作流程,给员工设定合理的岗位。所谓的合理必须达到两个标准: 普通人能基本胜任:如果一个岗位我们换了三个人,都不能胜任,那么,这个岗位本身就有问题,要么是该岗位职责、业务、权利与其他岗位有冲突,要么就是企业以前有个能力很强的人,我们专门为他设立了这个岗位,但他走了,就留下了一个“超人陷阱”。 一定要给员工可发展的空间:我们的员工在做事情的时候,要给他们一个“心中的太阳”,让他感到做这件事,能有多大发展前景,如果没有这个“心中的太阳”,他不可能有很高的积极性。 西方有种管理思想,提倡一个萝卜一个坑,在中国千万不要死板的照搬,你即使要设立这些“坑”,那你的“坑”也一定是可伸缩的“坑”。中国人最怕的就是被束缚,你可以规范他,但一定不要束缚他。从总体入手要让管理思想“落地”,另一点就是我们要从总体入手,不能局限在个体的改变上。二战时期有个真实的故事,讲的是有座桥,非常坚固,能跑车,能走人,可是,一队士兵走过去,桥却塌了。为什么?就是因为士兵的步伐一致,而且正好与桥的震动频率一致,形成长时期的共振,桥终于承受不起了,塌了。 回到我们的管理上来,试图通过改变多数个体行为,来实现我们整体效益的提升,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我们能把多数个体的行为“方向”、“节奏”通过手段与公司的发展方向和节奏同步起来,就能够在每个个体只改变很小部分的情况下,产生整体强大的“共振”,带来我们整体效益的巨大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