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彭镇华10日表示,我国城市绿化建设要从注重用地面积的增加转向提高土地空间利用效率。
彭镇华在成都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上说,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突出表现是高楼大厦林立、路桥纵横交错,可谓是人为“造山运动”。城市变“高”了,但另一方面绿地却变“矮”了。
他解释说,一方面是造盆景式的所谓“精品”,另一方面许多树木被人为截干,甚至一些成片造林的空旷地树木也被习惯性地截冠修剪。结果不仅导致高额的建设成本和维护费用,而且经常发生病虫害。有些地方绿化建设改善环境的功能没有提高,反而成为负担。事实上,我国适合城市绿化而又树体高大、冠形良好的乔木十分丰富,从生态角度讲地上20米空间效益潜力巨大,亟待开发。
他提出,绿化要以乔木为主,使楼房掩映在绿树丛中。树木要少截干,提高树木整体高度,充分占领城市地上空间。行道树要多整枝,促进空气流通,避免遮挡沿街商店门面,利于行人、车辆通行。利用速生树种较快占领空间,以短(速生树种)养长(长寿命树种)。增加攀缘植物的绿化比重,使越来越多的人造“建筑山”披绿。
彭镇华还指出,长期以来城市绿化主要强调视觉景观效果,无论在植物选择、模式配置等建设环节,还是在日常养护、管理方式等方面,都突出了这种理念。相对而言对生态功能关注不够。今后在城市绿化观念上应从注重视觉效果为主转向视觉与生态功能兼顾。
他为此提出的解决方案包括:重视乡土树种、乡土植被类型以及落叶树种的使用;提倡低维护的绿地建设;注重自然山水植被的保护;提倡落叶归根,建设能够自我维持的绿地类型;提倡建设节水型的城市森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