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兰约6.5%,
石斛兰为3.9%,堇花兰与齿舌兰等为3.4%,文心兰为2.1%,而拖鞋兰占有比例为1.3%。
同荷兰一样,美国正开始兴起一股蝴蝶兰的消费热潮。消费者需要它,零售商喜欢它。兰花还出现在美国各种媒体上。在电视节目或是生活时尚类的杂志,兰花更是主角。虽然近几年
美国花卉业增幅缓慢,但是蝴蝶兰消费还是呈现了大幅增长的局面。美国最大的盆花产品一直由一品红占领,每年的销售额达到了2.3亿美元,位于第二位的就是蝴蝶兰,销售额已达1.7亿美元,销售量在2800万盆左右,其中1800万盆产于佛罗里达州,另外1000万盆产自加利福尼亚州。美
国兰花需求量大增的主要原因在于其销售地点转向了超级市场。有专家预测,如果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蝴蝶兰将很有可能在几年内超过一品红。
除了消费增长的原因,荷兰一家主要的蝴蝶兰种苗供应商的种苗供应中断应该是造成2006年需求井喷现象发生的导火索。2006年,荷兰一家大型种苗公司称其生产流程发生问题,损失了约300万株2寸种苗。因此自2006年第二季度开始,对于顾客的订单只能供应50%~75%。但目前该公司已表示自2007年第20周起一切将恢复正常,而且已开始接受2009年至2010年的订单。
2006年全球蝴蝶兰减少了300万株2寸苗的供应量,因而2007年的开花株也会减少300万株。这也是更多公司投入此产业的原因。由于看好2007年开花株市场,2006年出现了全球疯狂抢购种苗的情况。除了欧洲种苗公司,台湾与祖国大陆是最有可能提供货源的地方。但是在祖国大陆,小花多花系列不是主流,因此欧洲采购者大量涌向台湾,也因此造成台湾小、中、大苗的供不应求。
需求的增加大大刺激了生产商扩大生产。在欧洲,Anthura、Hoogemann、Peederman、Geest、Harks等公司都增加了供应量,但这些公司在2006年缺货期并未提高售价。以Anthura公司为例,2006年增加了2公顷温室。每增加1公顷温室,即代表每年增加400万株2寸苗的供应量。在祖国大陆,如专题内本刊记者所做的调查,也有不少企业大大增加了产量。
荷美日各有特色
从生产方式而言,荷兰兰花产业有两种不同类型。第一种栽培方式是以大公司、大企业为主的生产技术,新建温室以冷冻机械与喷雾加湿为主要温控设备,以自动控制的机械搬运系统配合影像处理技术进行分级。此种栽培系统过度自动化,有资金浪费之嫌。第二种栽培技术为小规模的家庭式企业,为了节约开支,他们多是将原来的旧温室进行局部改装,添购上盆设备,以人力配合机械化设备。第二种栽培方式的栽培水平并不输于第一种大企业,但其单位面积的所得利润应该能超过大企业。
从分工角度来划分,荷兰的兰花产业也可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以育种、选种与种苗(2寸苗)生产为主的种苗公司,另一种是自2寸苗栽培至开花株的兰花公司。自育种至开花株销售全程参与的兰花公司的比例已逐渐降低。
美国本土的兰花公司,以加州的Matsui公司与东南佛罗里达州的Kerry’sBromeliad公司为例,其企业经营方式是以最低成本为主要考虑,虽然利润低但是生产数量大,因此收益可观。美国劳力供应量充足,因此许多作业例如搬运、移植,仍然停留在人力阶段。这些公司沿袭着美国大企业薄利多销的经营方式,但是兰花要求生产技术水平较高,此种经营方式缺乏提升质量的关键技术,因为担心未来低质量兰花市场的缩减,这些公司以企业结盟方式改善其生产质量。例如美国Matsui公司即是与荷兰Floricultura公司共同联盟。Matsui公司不必操心种苗供应及品质。Matsui公司定位为自2寸苗栽培至成熟株,它利用旧金山冷凉气候进行催花,利用已建立的营销管道销售开花株,也可销售成熟株。Floricultura公司在旧金山设厂,担任组培苗与2寸苗的生产。此两家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