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优良品种,目前该技术正在紧张进行中。优良品种的研制成功,将改善以往杨桐、柃木品质不高的状况,为大规模出口提供基础性保障。
构建套种模式,实现立体经营杨桐、柃木的生长特点表明,人工套种基地投资少、见效快,在
毛竹林、松林等林下套种4年后即可投产,进入盛产期平均每亩可增加产值1000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据了解,在立体经营模式下,杨桐平均每亩可以加工切枝2265束以上。在林中套种杨桐、柃木,既不占用土地,又能减少对野生资源的利用压力,因此构建针叶树与杨桐、阔叶树与杨桐、竹子与杨桐等优化复合经营模式,无疑为人工发展杨桐、柃木基地提供了一个方向,也为杨桐、柃木产业化基地营建提供了技术保障。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含量杨桐、柃木的生产和出口有两大难题,一是病虫害,日本检疫严格,因此熏蒸率和索赔率很高,据海关统计,2004年,在出口企业中这两项居高不下;二是由于从采剪到销售时间较长,杨桐、柃木的保鲜保绿难,因此必须抓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开展杨桐、柃木关键技术研发,提升杨桐、柃木科技研发水平,切实提高科技含量。据了解,浙江丰岛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率先就杨桐、柃木转基因保鲜保绿技术进行了研究,目前该项目已列入国家重点实验室攻关课题之一,一些保鲜保绿技术正被推广,产品库存保鲜时间延长到4~5周。此外,通过将抗虫基因转移到杨桐、柃木中去,可以有效的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加强质量控制,稳定货物来源目前,国内一些企业在生产技术上还不够精准,一些出口到日本市场的杨桐、柃木,经常因发现病虫害而被整箱销毁,有的在出口前经过熏蒸处理后,品质也明显不如日本产品,导致价格降低,竞争力越来越弱。因此必须建立质量监督检验规章制度,普及质量意识,加强现场管理,形成相对成熟而稳定的生产技术标准。
杨桐、柃木作为一种野生资源,面临着资源的日益退化和日本市场供不应求的矛盾,为稳定原料供应,必须加快人工种植林建设,这对长期稳定产品出口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杨桐、柃木产业发展的长远之计。
加强信息沟通,畅通出口渠道目前,我国杨桐、柃木对日出口还未建立稳定畅通的销售渠道,多数是日本客商直接来我国进行包销出口,国内生产企业对日本市场并不了解。由于信息不对等,我国生产企业根本无法判断日本市场何时需求量大,何时价格高,也无法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尽管需求量和价格都相当诱人,但由于我国企业既没有与日本市场直接建立联系和沟通,也没有形成稳定的出口渠道,出口较为盲目。因此必须加强与日本市场的信息沟通,畅通出口渠道。令人欣喜的是,像浙江丰岛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出口大户已认识到这一点,公司在日本设立了“浙江丰岛东京株式会社”,并与享誉全球的包括花一株式会社在内的11家日本最大的杨桐、柃木进口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杨桐、柃木的直接批量营销已在日本全面启动。
立足传统产业,衍生相关产业如何应对日本传统的杨桐、柃木市场,挖掘新的潜力,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传统市场虽有一定的优势,但必须根据日本市场发展要求及老百姓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衍生出一些相关产品,如生产一些围绕杨桐、柃木的花制品等。如浙江丰岛股份有限公司在围绕原有的杨桐、柃木产业的基础上,开发出了相关的品种,“佛花”就是该公司开发生产的新产品。“佛花”既特别又普通,是用一束杨桐或柃木枝叶加上若干鲜
菊花和
康乃馨等组合而成的,较之于一般杨桐、柃木更有市场,且档次较高,已成为日本人供奉祭祀的必备物品。经组合包装的“佛花”,价格可比成束的杨桐、柃木提高3倍。
加强行业管理,提高组织化程度针对目前出口情况,必须建立健全行业协会和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其在行业指导、行业协调、行业服务、行业代表和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拓宽国际合作领域;协调业内的生产经营和市场销售,避免业内盲目发展和恶性竞争;代表会员利益,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引导和鼓励广大农户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整合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杨桐、柃木生产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