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规模的生态庄园已经有112个,大多形成了山顶松柏戴帽、干果缠满山腰、鲜果垂压山脚、林下间作小杂粮的立体开发模式。胡士彪说:“所有让唐县荒山绿起来的承包户都是我的朋友。”现在,胡局长的这些朋友已治理荒山47万亩。
产业化转变 龙头企业与农户增收相结合 市场引导企业、企业建立基地、基地带动农户,一条条产业化链条正在唐县延伸。目前,在唐县兴建原材料生产基地的几家涉林民营企业带动了全县数十万农民增收致富。
唐县八大优质果品基地之一的万亩白桃基地,是河北省某公司的原料生产配套基地,现已栽植白桃3万余亩,平均亩产值4000元左右,基地惠及7个乡(镇)38个村的1.8万余农户。
某人造板集团实行产品回收和保护价制度,带动唐县5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20多万人从中受益。
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既保证了企业的原料来源,又促进了当地林农增收致富,产加销一条龙、贸工林一体化的双赢产业化格局正在唐县形成。
唐县还总结出将荒山作为商品流通的商务式开发、山随地走的“以山带地”式开发和立下“军令状”的“三定一押”式开发等多种荒山开发治理模式。邓小平同志曾说: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耗子就是好猫。唐县务林人对此神会贯通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