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9年开始,我市就积极开展超坡度耕地清理工作,争取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为全面实施20度以上坡耕地退耕停作奠定了基础。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各地在退耕还林工作中,严格按照省里的有关规定认真组织实施,重点突出治理20度以上坡耕地退耕停作工作,并结合不同特点,因地制宜,把退耕还林与小流域综合治理、小型公益林、速生丰产林、红松阔叶林建设工程有机结合起来。通化县在退耕还林任务分配上,集中安排在江甸子和光华两个乡镇20度以上坡耕地,既突出重点、形成规模,又便于集中统一管理。江甸子乡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造林,引进辽宁省石油天然气总公司80万元,一年退耕还林5300多亩,完成了该乡所有退耕还林任务。辉南县在退耕还林工作中,实行林苗、林果、林药间作,较好地解决了因退耕还林前期没有收益的问题。柳河县重点对营白公路两侧的凉水镇、姜家店乡,通梅公路的五道沟、城关、柳南等乡镇和水库周边20度以上坡地全面停耕停作。
坚持标准,打造林业精品工程。首先,全市退耕还林等国家工程由省规划院派人指导,各县(市、区)专职设计人员设计,报省厅批复。作业设计率达到100%。其次,坚持苗木质量标准。严格种苗责任追究制度,重点工程造林用苗必须达到省2级以上标准,调配的苗木必须具备“一签两证”,做到劣质苗木不准进入工程。第三,坚持整地标准,保证在造林前整好地。同时,严格按照设计树种和株行距进行栽植,确保了退耕还林工程质量。
广泛应用林业科技成果。首先,所有造林苗木全部采用高效吸水生根增肥剂浸根造林。其次,增加容器育苗的品种和数量,做到随缺苗随补植保证成活率。第三,开展了珍贵树种培育工作,全市推广应用混交林、丰产林营造技术,开展了红松果林嫁接技术。第四,所有工程全部应用GPS卫星定位系统,确保了地块的准确性。第五,造林前各级林业部门都通过不同形式开展了技术培训,提高了退耕还林工程整体质量。
巩固退耕还林工程成果。每年退耕还林工程结束后,我市及时把工程重点转移到管护工作上来,各地都建立健全了管护队伍,制定了乡规民约,与牛、羊专业户签订了合同。同时,全市共投入100多万元,在交通沿线、公路两侧和封山育林区醒目位置,制作了2200块宣传管护标志牌。
通过几年努力,全市退耕还林和退耕停作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自2002年以来,全市共完成退耕还林30万亩,其中20度以上坡耕地18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