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位于
黑龙江省东北部,小兴安岭纵贯全境,是一座因林而建,依林而兴的林业资源型城市,3.3万平方公里的行政区划内,有400万公顷的大森林。伊春还有着“祖国林都”、“红松故乡”的美誉。
伊春是国家重要的森林工业基地,通过50多年的开发建设已经形成了以森林工业为主导,以木材精深加工、森林生态旅游、生态畜牧、北药开发、绿色食品五大优势特色产业为补充的发展格局。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正在把建设美好家园的向往变成现实。
2002年8月,伊春晋升为省级园林城市,一个山青、水碧、石秀、林幽,田园风光优美、生态环境优良、城市建设新颖、管理精细规范、具有北方特色的园林城市框架基本形成。
伊春人不满足城市建设取得的成绩,瞄准了更高层次的“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进行了新的冲刺。他们从北方城市的实际出发,在保留东方园林特色的基础上,合理地吸收西方园林的长处,坚持以绿为主,以乡土特色为主,花、草、树并重的园林绿化原则,使城市敞开通透,色彩斑斓,适应现代审美情趣,体现现代化城市风格和森林城市风貌。采取多层次、多品种、多形式布局,做到建一区绿一片,修一路绿一线,公园敞开化、道路景观化,庭院花园化。同时,强调风景林带,大环境绿化的生态作用和科学实用性。根据伊春无霜期短的实际,选择速生树种与长青树种相结合,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相结合,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坚持乔、灌、花、草合理布置,在植物色彩,层次搭配组合中突出自然景色,与周围的群山融为一体。
在绿地系统布局上,以周边山体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为依托,以城市道路和铁路、河流绿化为纽带,构成了“点、线、面”结合的绿化体系,形成绿化圈;以中心城的3个区生态绿化走廊为环;以南北绿化带为横;以新区广场绿地等组成的绿地轴线为纵,形成了“一圈、三环、三横、六纵”的绿化体系。突出“红松故乡”、“林都伊春”的特色,让“城外满目青山,城内满眼叠翠”,实现了一路一树,一街一景,一巷一品,一园一韵。
伊春把公共绿地建设视为园林城市的精华,先后投资1.8亿元建设了水上公园、山河长廊、火山岩地质公园,并改造了原有的北山公园、兴安公园等近20处公园绿地。实施搬小兴安岭的“五花山”进城,依山就势造景。这些绿化工程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现代化气息和丰富景观内容的精品工程。同时,大胆引进树木花卉新品种,通过美化、香化、彩化改变了植物品种的单一化。引进欧美冷绿性草种,大大延长了草坪绿期。
伊春把道路绿化视为城市绿化水平和文明标志的重要体现。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采取栽大树、搞大绿,从速成荫的办法,使道路绿化与道路建设同步发展。全市已绿化主、次干道60多条,栽植各种行道树120多万株,道路绿化面积150多公顷,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95%以上。
伊春还把庭院绿化视为城市绿化的基础细胞,要求中心城内的120多个机关单位,30多个居民小区绿化必须达标。采取“见缝插绿”、“退硬还绿”、“拆墙透绿”的办法,把庭院绿化引向街道,把街道绿化引向庭院,使景色共享。现在,居民小区的绿化覆盖率已达30%以上,40%的单位达到了省级绿化庭院标准,25%的单位晋升省级花园式单位,85%的单位达到市级绿化庭院标准,人们时时都置身于优美的环境之中。
树是伊春人的骄傲。伊春3.3万平方公里的区划内,400万公顷的大森林中,生长着140多种树木,活立木总蓄积量达2.1亿立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80.3%,形成了浩瀚的林海。伊春人还自豪地说:“伊春迎宾不用酒,捧出绿色就醉人。”
&nbs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