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令人瞩目的世园会第一次来到中国昆明。7年后的4月30日,这一世界性的园艺博览会来到了中国沈阳。沈阳作为老工业基地的象征,能够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这不仅是历史上第一次,而且更是对沈阳城市竞争力迅速提升的最好诠释。因为,她将见证这里的蓝天碧水,展示新沈阳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曾几何时,沈阳作为中国工业重镇,在迅速崛起发展的同时,也随之产生了工业化
进程中遇到的城市环境建设的历史欠账问题。特别是1998年,沈阳被联合国卫生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之一。可以说,这种历史的积累,为沈阳现代化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压力就是潜力,压力就是动力。自2002年以来,沈阳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720万人民,坚持真信真懂真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振兴老工业基地与构建和谐沈阳这一主题,实施了大规模的城市环境建设,大力推进治污、治水、绿化等改造工程,加快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了经济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十五”以来,全市主要经济指标一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40亿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按可比口径)是2000年的3.8倍。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连续两年位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第一位,财政收入连续五年以30%以上的速度递增,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九五”期末的5850元提高到2005年的10098元,年均增长11.5%。昔日缺水少绿、烟囱林立、污染严重的老工业基地,如今已变为天蓝、水清、地绿的现代化大都市,基本实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奋斗目标。
完善发展战略,促推环境建设与老工业基地振兴良性互动
实施科学决策,完善发展战略,这是近年来沈阳市党政一班人给自己的定位。鉴于此,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借鉴发达国家先期工业化的经验教训,对沈阳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进行了重新审视,从而清醒地认识到环境建设与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辩证关系,即只有创造一个新环境,才能建设一个新沈阳。沈阳的发展模式必须是“自然、经济、社会”三者兼顾的和谐发展模式。
在沈阳市委十届六次全会上,市委一班人明确提出了“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和谐统一”的奋斗目标。为落实这一目标,全市上下按照空间转换、产业转移、功能转型的总体构想,进一步明确城市发展定位,优化城市布局,加快对传统生产力布局进行大规模的重构再造。在空间布局上,形成四大发展空间,装备制造业向沈阳西部迁移,汽车产业在东北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向南部集中,现代农业加工业向北部扩展,生态旅游业向东部延伸。以这样的调整,使城市中心区域转换成金融、商务等第三产业和居住区,从而扭转了沈阳传统的以工业为中心的城市总体布局。同时,强力启动“南北金廊”和“东西银带”建设,在城市南北中轴线上集中发展现代服务业,依托浑河建设生态旅游景观带,以此构筑起沈阳城市未来发展的大“十”字形基础框架和空间格局。目前,城区工业企业密度已由“九五”时期的每平方公里14.5个下降到1.7个,建成区的工业用地率迅速下降了20多个百分点。
坚持振兴发展和环境建设“两手抓”,按照有退有进的原则,大规模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企业,退出重污染行业,消除高消耗、高污染企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近年来沈阳市实现环境建设与老工业基地振兴良性互动的重大举措。2002年6月,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将铁西区与张士开发区合署办公,使开发区的空间优势为老区工业企业退出中心城区打开了疏散通道。特别是150多户企业迁移到工业园区后,使历史上工业企业最集中、污染最严重的铁西区彻底结束了重度污染的历史,工业增幅高达40%以上。苏家屯和东陵两个郊区已发展环保规模化企业120家,产值由2002年的不足30亿元一跃增长到2005年的40多亿元,绿色产业正呈现出明显的后发优势。据调查,“十五”以来,沈阳市共关停、搬迁装备落后、污染严重、效益低下的工业企业600多家,合并、重组和改造企业300余家,钢铁、有色冶炼、水泥、草浆造纸等重污染行业已全部退出中心城区,120多家重点工业企业连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