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邱晓华报道 日前,记者从国家林业局获悉,今后我国在野生植物资源保护过程中,将把以利用资源为主变为人工培育资源为主,以促进我国野生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野生植物保护事业迅速发展。截至2003年底,全国林业系统已建立自然保护区1538个,面积达1.18亿公顷,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2.3%,有效保护了我国85%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类型。但是,我国野生植物保护管理工作面临的自然生态系统脆弱、退化严重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抑制。而且,野生植物资源总量不足,过度利用严重,部分物种下降到濒危程度,野生植物培育的总体发展水平较低。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赵学敏指出,今后我国应大力促进野生植物资源的人工培育,以缓解野生资源保护压力,并逐步代替野生资源。坚持“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原则,真正实现野生植物“资源常在,永续利用”。
赵学敏说,为促进野生植物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国家林业局今后将加强野生植物资源的普遍保护,严格禁止对濒危、珍稀野生植物资源进行直接的商业性利用,从根本上扭转野生资源过度消耗的情况,防止因资源过度消耗导致新的濒危物种出现。大力促进野生植物资源培育,为野生植物人工培育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鼓励资源利用者加入到资源培育中来,吸引全社会多方面力量参与到资源培育中来,开创出具有广阔前景的野生植物资源培育新型产业。优化野生植物资源的宏观调控和配置,发挥政策在市场经济中的杠杆作用,在建立“公平、公开、公正”资源配置机制的基础上,优先保障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对资源的需求。对特殊的野生植物资源,逐步推行定点、定向、定量管理措施;对积极参与资源培育的企业,以政策有效保障其优先利用资源的权益。建立有效的市场准入机制,建立系统的认证程序和制度,逐步对进出口野生植物及其产品实行统一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