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水污染、维护水资源的良性循环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四川成都府南河整治是以治水为核心,带动城市住区环境和基础设施的综合性工程,治理了河道、污水,建设了滨河环城公园,获得联合国颁发的“迪拜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活水公园是滨河环城公园中的一个景园,既是一个人工湿地生态公园,也是一个环保教育的科学公园。
一、公园概况
活水公园是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的一部分,是滨河环城公园中最大的景园。位于府南河红星北路桥的东侧,河的南岸。东与游乐园隔河相望,南接猛追湾体育公园。占地面积2.4公顷,地势北高南低,狭长呈鱼形,寓鱼水难分之意。
公园地面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大型水车取自府河的水依次流经厌氧沉淀池、水流雕塑池、兼氧池、植物塘、植物床,进行净化,再流到鱼池和戏水池,向人们演示污水由“浊”变“清”的过程。地下为环保教育馆,以文字和电教方式向人们进行水资源保护和污水处理的环保教育。公园景观将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美学融为一体,设水池喷泉、水流雕塑和仿黄龙寺五彩池水景,栽植于高地、河边、池塘内的各种植物,模拟不同生态环境。园路则是自然石板小径,或是架于湿地之上的木板栈道。处理后的净水流入开阔平坦的园地,清莹的溪流、观鱼池、儿童戏水池、露天演出场等布置在天然图画般的草坪、树丛之中,让游人在这里感受自然,享受自然,寓教于游。
二、生态环保主题的构想
成都是一座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天府之国”的誉称。历史上成都因水而兴牞因水而荣。近几十年,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水的污染问题日渐暴露和突出。1993年,市政府决定对环抱中心城区的府、南两河进行以治水为核心的综合整治。在沿河两岸规划了滨河环城公园。美国环境艺术家达蒙女士和我国园林专家共同构想,运用水生植物能吸收和富集水体中的污染和有害物质的生态学原理,把水质生物净化过程和园林艺术结合起来,建设人工湿地生态的污水处理系统,建设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化滨河公园,让人们游憩其间,了解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知识,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唤起人们保护自然生态和水资源环境的意识,使成都在新世纪的发展进程中,不再因水而困,而要因水而活,因水而发展。
三、生态与美学统一的园景设计
“活水公园”以水为主题,平面布局呈鱼形,喻示人类与水和自然的关系如同“鱼水”一般。园景设计遵循生态与美学统一的原则,把功能设施与景观设计结合起来,将公园分为4个部分。
1.反映自然未被“现代文明”污染前的状况该区以自然山石、野生草花表现优美的自然形态,唤起人们对未被污染的大自然的美好向往。设计用草坪河岸延伸至水中、岸边,大片野花争奇斗艳,其间点缀自然山石、乔灌花木。半地下式的管理房和公共厕所,整个建筑被掩藏于土坡和山石之间,并覆以藤蔓花草植被。
2.反映自然环境被破坏、污染时的状况该区处于“鱼头”部位,设计堆土高坡,通过仿古木制水车从府河中取河水,进入“鱼头”部地下厌氧化处理沉淀池。河水在该地中沉淀后通过自然下落曝气再进入生物净化塘。“鱼头”顶部设具有四川民居特点的穿斗构架临水建筑小品,在地面设有各种生物图案及环保教育小品,表现自然与建设的矛盾关系,引起人们对环境的重视。“鱼头”部位地下设环保教育馆,作为环保教育展览及水净化监测场地。
3.人工湿地生物净化系统部分利用水的自然落差,让水通过种植塘(床)和养鱼塘,通过植物、鱼类吸收转化而达到净化目的。该区植物种植塘(床)采用鱼鳞形,模仿黄龙寺“钙化盘”造型,呈自然生长状。河水经过多级过滤、吸收、转化为较清洁的水质。
4.河水经过生物净化后的运用状况“鱼”尾部,清洁的水通过臭氧氧化塔进行消毒处理后经卵石铺地的小溪流入戏水池。这里是一片地形自然起伏开阔的疏林草地,自然的生态河堤,清莹的流水,绿茵的草地和葱茏的丛林,其间设有音乐广场、休息亭廊,让人们欣赏到生态健全、回归自然的美景。
四、水景生态和生物多样性建设
1.水景生态建设水景建设结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形成生态化水景。用水车取府南河污水泵入厌氧池,在厌氧池中设置尼龙填料,以提高处理效果。污水经厌氧微生物消化和沉淀处理后,除去大部分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出水经卵石曝气沟流人兼氧塘。在兼氧塘中植凤眼莲等水生植物,经兼氧塘净化处理后的水通过暗管分别流入两套稳定塘与植物床相连接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设置了三级稳定塘和二级植物床。
在稳定塘中种植凤眼莲、浮萍等漂浮植物和少量水草,养殖少量耐污染鱼。在植物床中种植芦苇、香蒲和台湾水竹等挺水植物。最后一级稳定塘的出水经FLOFORMS装置曝气后流入养鱼塘,在养鱼塘Ⅰ中放养鲢鱼,养鱼塘Ⅰ的水经砂石渗滤后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