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20多岁的心态、30多岁的面容、40出头的年龄;他有俊郎的外表、儒雅的言行、时尚的装束;他是一位取得良好业绩的景观设计师,一个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普通人;他,名叫罗华。
年少时,罗华就已经展现出在绘画方面的才华,这为他今后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中学时的两次机缘巧合,为罗华的设计生涯奠定了扎实的绘画基础。罗华第一次画画是从临摹小人书《保尔柯察金》开始的,“老师 ”是他同班的一个同学。这个同学当时正跟着南京几个有名的画师学画。当他看过罗华临摹的画后,对罗华说“你画画的感觉不错。”也许正是受到这句话的鼓舞,罗华后来开始临摹一些国外时装画报上的人物,隔几天不画,他就会感觉不舒服。
南京艺术学院有个老师被下放到罗华所在的中学教美术,他上课十分严厉。一次下课后,他对罗华说:“放学到我家来。”罗华有些奇怪:没犯什么错误呀。放学后,罗华硬着头皮来到那个老师家。老师见他来了,微笑地问:“你想跟我学画画吗?”惊讶片刻之后,罗华高兴地答应了。老师对罗华投入了不少心思,经常对他进行单独辅导,这使得罗华的绘画水平日渐提高。
父亲的好友帮罗华填报了南京林业大学园林规划设计专业。从此罗华开始走上了园林规划设计的道路。
在南京林业大学开学前,罗华去学校熟悉环境。一位正在准备教学材料的教研室老师看见罗华,便把他叫去帮忙———用钢笔描教学用书的示例图。由于中学时的绘画基础,罗华很轻松地完成了任务。从此他便与园林规划设计结下不解之缘。
大学开学后,罗华开始系统地学习园林规划设计。由于对画法几何很感兴趣,罗华经常替别的同学做作业,一份作业罗华可能要画三四遍。这使他的绘画技法越来越熟练。大三专业课考试,罗华的成绩在全年级名列前茅。
临近毕业了,罗华改变了毕业后就工作的想法,决定报考北京林业大学的研究生。因为准备时间晚,罗华抓紧一切时间进行复习。最终,凭借扎实的功底,罗华在短暂的研究生考试时间里完成了设计作品,并取得了优良的成绩,顺利地考取了研究生,在他喜爱的专业领域继续深造。
多位恩师的教导促成罗华快速成长;妻子的理解与支持成为罗华坚强的后盾。
罗华说,他的成长与园林界多位老前辈的教导密不可分。读研究生时北林的孟兆祯先生、杨赉丽先生,清华大学的周维权先生、陈志华先生以及后来遇到的上海园林局老局长程绪柯先生,他们不仅传授给罗华许多园林设计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了他很多做人的道理。孟兆祯先生对罗华说过:“把本行做好很不容易。即便将来转行了,多经历些与原行业相关的东西也是十分有益的。”这句话或多或少影响了罗华以后的工作经历。
“与中国生态园林的倡导者程绪柯先生相识是一种难得的缘分”,罗华一直这样认为。2001年在做都江堰广场设计时,罗华到火车站接从未见过面的程绪柯先生。仅仅通过一个出站的屏幕,罗华一眼认定那个面容慈祥的老太太就是程先生。在后来一起相处的日子里,两个人经常交流园林规划上的心得。罗华的悟性和才华得到了程先生的赏识,她把自己整理积累了多年的园林资料都给了罗华。这对罗华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成功男人的背后通常会有一个理解他、支持他的好女人。罗华的妻子就是这样的女人。妻子是学建筑设计专业的,她教给罗华许多建筑方面的知识与绘画技法,这让罗华在景观设计工作中如虎添翼。在成家之后的日子里,由于经常出差考察的原因,罗华很难照顾到家里;而他的妻子却没有过多的怨言,一直默默地支持着他从事园林设计工作。
教师经历让罗华能把一件枯燥的事情生动地表述出来,在给甲方进行方案说明时应运自如;国企的工作经历使罗华更多地了解了社会。
研究生毕业后,罗华的第一份工作是到南京林业大学教书,他同时承担了园林规划设计、美学、设计原理等几门课程的教学。他风趣的讲课风格很受学生们的欢迎。罗华收集了大量的国内外景观图片,上课发给学生看;一节课下来要画三四块黑板的园林图例;每个学生的规划设计都是亲自批改。在一次学生为老师评分的活动中,罗华的得分最高。
三年后,罗华离开了教师行业,也离开了园林规划设计行业。他开始了在广州10年的“转行之路”。期间,他在建委做过建设管理工作,在建筑设计院当过院长,在规划局做过副局长,后来又去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做总经理助理兼工程部经理。虽说罗华所学的专业与这些工作不太符合,但他却从中了解了景观设计行业可能接触到的几类甲方的工作,了解了他们是如何对各类项目进行审查评估等情况的。这为罗华后来重回景观设计行业,与甲方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创造了条件。
2001年,罗华又回到了曾经热爱的景观设计行业。作为上海锦源景观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的总设计师,几年间,他已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