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苏州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专家论证,明确了苏州生态市建设的目标:建成国际知名的现代水乡园林型生态市。那么,作为苏州发展的新目标,苏州将如何彰显这个地方特色呢?该纲要编制负责人之一,同济大学顾国维教授向我们解释了其中的3个关键词。
关键词一:现代
顾国维说,苏州生态市建设过程中具体将突出四大地方特色,即 “富庶苏州、园林苏州、水乡苏州、文化苏州”,而且这一切都将赋予全新的现代意义。苏州的“两个率先”指标体系中,不仅包含经济发展指标,也包含民生、生态、社会发展和政治文明指标。因此,该纲要编制的指导思想“开宗明义”,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现代科技为支撑,以循环经济为驱动,以实现 “富民强市”和“两个率先”,把苏州建成“生态乐园、人间天堂” 为目标,并以世界的视野、世纪的尺度,建设高质量、高标准、有苏州特色的国际化生态市,为全省、全国乃至世界生态市建设树立典范。
围绕这一目标,苏州将“完成两个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资源浪费型向废物排放最小化型转变,消费方式从传统的消费方式向绿色消费方式转变;“坚持两个留足”--留足生态涵养空间,留足未来发展空间;“抓住三大板块”--发展循环经济,在企业、园区、市域、上海都市圈四个层面构筑循环经济体系;弘扬生态文化,打造以人为本,东吴文化与现代文明兼收并蓄的生态文化;美化人居环境,建设湖光山色和人文景致交相辉映的适宜创业与居住的现代水乡园林环境。
关键词二:水乡
苏州因水而美,因水而秀,因水而灵,因水而富。顾国维介绍,苏州水域面积占国土面积高达42.5%,因此,在《苏州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中,水域生态系统的规划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纲要列出了 “水环境综合专题”,详尽地分析了水环境问题与挑战、水污染控制问题与挑战,提出了水域生态规划建设目标,并进行重点系统的规划,主要包括:水安全、水健康、水生态、水域生态格局规划等。同时,为河道整治、湖泊整治、长江沿岸整治等指明了方向。
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内,苏州水环境主要面临的问题有两方面,一是水资源供给不足与水资源浪费共存;另一是河网、湖泊水体污染日趋严重,水环境日益恶化。为此,该纲要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例如,在城市排水规划方面,提出了基本战略,一级“控”源、二级 “截”污、三级“导”流。再如,对太湖及主要湖泊整治,提出了控制富营养化、减少围网养殖、生态修复的具体方法。
水是构成苏州城市景观的基本特质元素,因此,苏州市区滨水景观设计与开发将分成三种类型:以历史风貌维护为特色的滨水地区;以现代城市更新开发为特色的滨水地区;以生态维护为主的滨水地区,共同勾勒生态苏州的水乡美景。
关键词三:园林型
以“真山真水园中城,假山假水城中园”的历史文脉勾勒“园林苏州”,是苏州生态市建设的主要方向之一。顾国维说,在纲要中的 “历史城镇生态专题”内,对苏州古城的生态建设做出了专门规划:在古城保护面临的问题、控制人口环境容量、优化功能布局、保护历史文化遗存、整治河道水系环境、维护生态空间景观、构建合理交通体系、改善城市基础设施、优化社区人居环境、生态历史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提出了建设和发展的思路。
“古城生态建设,应注重‘形’(生态景观、生态经济)、‘神 ’(生态文化)并重,特别要继承环境空间处理手法和传统建筑艺术特色,即是将经典的园林元素运用到苏州生态市建设的具体实践中。 ”顾国维说。
苏州中心城市有六个空间取向:“一市两片”,打通南北生态流,实现南北生态空间连贯性;“东拓”,苏州空间发展的战略轴线,最具发展条件的城市组团;“北优”,中心市区的交通走廊,生态维护的保障区;“西控”,敏感的生态保护区,控制影响生态的开发活动; “南限”,限制向南发展,留出生态廊道空间;“中疏”,疏散古城过于集聚的城市职能,形成特色商业区和旅游区。同时,还要从面、线、点三个层次构建苏州市生态空间安全格局,划出生态安全保障区,为野生飞禽走兽游鱼提供栖息地,打通南北生态廊道,修复野生飞禽走兽游鱼的迁移通道,建设12处生态桥,消除对生物迁移的障碍或影响。最终实现苏州湖光山色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现代水乡园林环境。
图中灰瓦白墙,绿树黄花,小桥流水的景象描绘的正是如画的苏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