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听到一个花店趣事:老板外出的几天,店里的销售额持续上升,老板回来后,销售额却开始下降,店员说,这种现象不是偶然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
原来,老板在店里的时候,喜欢看到员工们忙忙碌碌的,于是每个人不是插花,就是整理花材,要不就清洁店面,气氛很紧张。顾客进来了,一是看到这种情景,以为还没做好营业的准备,转身就走了;再有,店员也不敢放松地上前招呼,怕说错话,受到责怪,互相一推,顾客就受到了冷落。有时小心翼翼地与顾客谈一谈,时间一长,老板看生意没起色,还会马上把店员支开。而老板不在时,员工们心态很轻松,随意地招呼客人,专注地为顾客服务,不厌其烦地介绍和倾听,往往生意做得还很顺利。
这个例子或许没有普遍性,这位老板的做法或许有些极端,但它反映出的关于花店“销售气氛”的问题却值得重视。
众所周知,花店与其他的零售行业一样,要直接与形形色色的消费者打交道,生意最终能否做成,消费者的心理因素起到很大的作用,而“店面气氛”往往是直接作用于顾客心理的,店面的气氛又与其中的主要人员———员工的表现密切相关。作为管理者,是让员工们表面上忙忙碌碌,心情紧张,还是让他们轻松、愉快、自觉地工作,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至少在这家花店已经表明:漂亮的装潢、精美的货品、抒情的音乐,这些普遍被认为有助于改善花店气氛的东西,与员工的工作状态相比,它们发挥的作用是微小的。